• 28阅读
  • 0回复

石碾声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0
第12版(副刊)
专栏:

石碾声声
刘水清
她是北方农村一件极普通的石器,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大都随着岁月的风尘,一并吹进了历史的土壤。远的且不论,仅仅对我们的后代而言,她似已成为天方夜谭的童话故事。
前不久,在我的故乡海阳,又见到了她那端庄古朴、四平八稳的身影。她容貌依然,千古如新,就像永远抹不去的历史一样坚固、凝重。
然而,她又决非普通的石碾,不然何以被毕恭毕敬地安置在海阳县地雷战展览馆里,陪伴她的仅有那些肥硕滚圆、赛如西瓜的大地雷?时日遄飞,光阴似箭。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伟大的祖国江山如画,歌舞升平,可她们还是那样风骨凛然,赤胆忠心不减当年。看过电影《地雷战》的朋友们也许还记得那位与石厮守终生的老石匠于大爷。当年,他在岁月的炮火声里,面对鬼子汉奸的穷凶极恶,把满身的积怨化作周身的力气,抡圆了铁锤和钢钻,把一块块丑陋古怪的巨石,硬是凿成了平展如砥的碾盘。于是这在风雨如晦中安如磐石的石碾,冒着硝烟和炮火,把黎明和寒夜连接,像一架不停的钟,永往直前,咿呀之声,不绝如缕。那些造铁雷、石雷用的原料,统统经她坚韧顽强的牙齿撕破、磨碎,化为齑粉后,再装入老石匠造好的千百个“石西瓜”里,作为“香甜可口”的瓜瓤,以待骄横跋扈、饿如疯狗的日本鬼子和伪军前来品尝。
果然,石破天惊,小鬼子们在品尝了这些“石西瓜”的厉害之后,恼羞成怒,变本加厉,他们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偌大的赵疃村,遭到了法西斯铁蹄的残酷蹂躏,300余名无辜百姓惨遭杀害。整个赵疃上空阴霾弥天,风雨凄凄,几百间房屋顷刻化为灰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雄沉浑厚的石碾又开始了她那坚贞不屈、万劫不死的“嘤嘤”声。石碾声声,声声呜咽,声声愤怒,如泣如诉,真不愧为一架只知旋转、不思回报的石钟,在岁月的风口浪尖上竞走不息,清楚地记下那段峥嵘岁月的沧桑风尘。
这哪里是一盘石碾?!分明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
1963年5月,山东作家翟永湖,到海阳邢村任党委书记。触景生情,他感慨万千。他一面深入火热沸腾的农村生活,一面挥毫泼墨,晚上,他与村民们圪蹴在石碾上促膝而谈,夜阑方归。不出几个月,就写出了长篇小说《民兵爆炸队》,后经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取名《地雷战》。剧中赵虎、玉兰、于大爷等人物,都可以在海阳找到他们的原型。邢村,在影片中称黄村,赵疃取名赵家庄。
一位将军说淮海战役是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其实,何止小车而已。车辚辚,马萧萧,石碾悠悠轧粮忙。解放战争,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阳老区人民不甘落后,他们就是用这种石碾碾新谷,备军粮,为前线部队送去丹心一片。据海阳县博物馆提供的数字证明:当时海阳动用支前民工3.5万余人,船只515只,粮食240万公斤。
平凡端庄的石碾呀,你是海阳人民的缩影,朴实而不寒陋,顽强而又忠贞。时至今日,你的语音虽然销匿,你的英姿也只有在展览馆里才能觅得,但勇猛顽强的海阳人民并没有泯灭您这种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石碾子秉性”,他们敢于改天换地,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一如既往。
历史的车轮进入80年代,海阳近水楼台,率先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个沿海开放县市。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海阳在短短几年里异军突起。90年代,海湾扇贝在这里落户,太平洋牡蛎在这里侨居,如日本女郎一样娇艳如滴的红富士,也羞答答地在这里开花结果、生儿育女。聪明勤劳的海阳人民,一鼓作气创出了红富士苹果、羊毛衫加工、草制工艺品三个响当当的全国第一。他们用曾造过地雷、摸过钢枪、缝过军鞋的双手在田野里刺绣,在大海里耕耘。一箱箱、一篮篮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成为首都招待贵宾的珍贵餐饮。
一位作家把海阳的“地雷战、大秧歌、红樱桃”称为海阳人民的“三大核武器”。我说这还不够,其实他们还有一种战无不胜、秘不示人的“超级核武器”,这便是坚忍不拔、埋头苦干、不卑不亢的“石碾子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