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喜见杜甫书法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2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旅游杂侃

  喜见杜甫书法碑
艾丰
从小就读杜甫诗,但从未见过这位“诗圣”书法手迹。这次在四川的射洪县,终于有机会一饱眼福。
射洪县城北有座金华山,山上有玉京观,附近有陈子昂的读书台。在玉京观一座殿堂前,笔者看到了铭刻在石碑上的这位诗圣的书法手迹。
我立即被那苍劲有力的笔体吸引住了。诗人书写的是《野望》诗:“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嶲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独鹤不知何事舞,饥鸟似欲向人啼。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据记载,公元762年,50岁的杜甫正在西南飘泊。他有机会到射洪县旅行,在这里他游览了金华山、玉京观,更瞻仰了他一向敬佩的唐初大诗人陈子昂的读书台和故居。当时杜甫的心情是忧国忧民、孤独凄凉的,又有感于这位开创一代刚健清新诗风的陈子昂受诬陷早年死去的遭遇,倍觉悲怆凄凉。杜甫的书法不仅表达了诗歌的这种意境,而且显露了作者刚劲的风骨。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看了杜甫的书法,更信此话不假。
我也喜好写几笔字,但对书法没有研究。幸好射洪县委宣传部一同志给了我一份材料,是梅萼华写的《杜甫和书法》一文。从中得知,杜甫7岁开始学写诗,9岁开始学写大字。杜甫在自己的《壮游》一诗中写道:“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后来他在书法上同样也很有成就。《书史会要》等研究书法的书籍,对杜甫的书法风格和成就都有记载。杜甫还和书法家多有交往,在一些诗歌中,对当时的大书法家有所描写。例如他的《饮中八仙歌》就有“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句子。杜甫对书法也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蛟龙盘拏肉倔强”。都是强调书法要骨刚挺拔,精劲有力。
离开金华山,那里的景色装在我的心胸里,但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光的,却是杜甫大诗人的这幅书法。这位诗圣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而现在能见到的书法手迹,仅是在射洪写的《野望》和《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两篇。多么珍贵啊!应该说,这是整个金华山旅游景点最有价值的精华所在。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旅游景点,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突出人文景观,特别是突出那最有价值的精华。旅游宣传也要考虑这一点。如果这样说:“欲看仅有杜甫字,请上射洪金华山”,恐怕就更容易打动一些人来此一游。
由此我还想到,我们特有的汉字书法这门艺术,如何更好地和旅游结合起来。不管是“书法名人”也好,还是“名人书法”也好,如何用它们组成今日之景观,铸造未来之古迹?据说,黄山正在筹建名人书法碑林,我看是个好主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