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喜见《创业》有新篇——《黄土屋黑土屋》简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8
第10版(文化评论)
专栏:

  喜见《创业》有新篇
——《黄土屋黑土屋》简评
张志忠
自从那一部经由毛泽东同志亲自过问才得以上映的《创业》问世,周挺杉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形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得到空前的大普及,迄今已经整整20个年头。近些年来,直接表现工业建设题材的作品显得罕见,因此,钟亦非的长篇小说《黄土屋黑土屋》出版,就给我带来一种久暌的喜悦:喜见《创业》有新篇。
《黄土屋黑土屋》是以渤海边上的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为题材的,它和《创业》一样,都飘散着浓郁的石油气,充满了大工业建设的宏伟气派。但是,时代不同了,新一代石油工人所面临的建设的和人生的课题也产生了有趣的变化:新开进的钻井队奉命要在龙居地区打一眼基准井,可是,井位选址正在袁家的坟茔上,于是,袁氏家族的老老少少几百号人,轰轰烈烈地搞了一场“祖坟保卫战”,世世代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乡民们,由对石油工业和钻井队的抵触和干扰,到看到工业开发给他们带来的打工赚钱机会,而逐渐接受和顺应现实,但是,油田开发带来的不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还有精神上文化上的冲击;年轻的少男少女们,开始挣脱土地的束缚,向往外面的世界,争取着独立自主的爱情,可是,这种朦胧的追求,却又格外地艰难,这不只是因为他们的长辈、他们的环境中所弥漫的强大的传统意识观念,还由于年轻人挣脱无形的精神枷锁、更新自我的步履蹒跚,欲前又止,欲进反退;工业文明的冲击波,给这古老的土地带来巨大的震荡,但是,农民对于土地的深挚情感,着实令人感动,油田因为丢失中子原而在人们心头造成的巨大恐慌,又分明地表述着问题的另一面,即工业污染;庞大的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的血缘关系,既有其温情脉脉、秩序井然的层面,却又会露出狰狞面目,为了争夺遗产、霸占家业,对孤弱女子进行残酷无情的迫害……新兴的工业文明与古朴的乡野大地,钻井队的青年工人与乡村的姑娘小伙,文明与愚昧,历史与现实,建设与破坏,新生与僵化,就是这样地构成复杂的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性的情节,让人读来兴味盎然,情趣横生。
这又是一部质朴的小说。既有过乡村生活的记忆,又当了多年石油工人的钟亦非,禀承了中国农民的淳朴和油田汉子的本真。他写得很朴素,甚至还常常显得笨拙,对于他来说,初次写长篇,对于这种样式的把握上难免是吃力的。但是,在人物语言的鲜活生动上,在对生活细节的或精心或随意的点染上,却又让我们感到一种本色如生活一般的艺术魅力。他写钻井,不必去描摹完整的生产过程,只是这里一点、那里一滴,便把工人们的精神风貌和劳动场景融在一起;只因胸有成竹,故此才敢只绘一枝一叶而又总关情。他写农民对土地的情感,没有多少浮泛的抒情感怀,却从对本地的土质特异性的描述中渗透出来,浑朴中见出深挚的情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