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治家和治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9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治家和治村
李德民
在广西采访,合浦县副县长苏祥熙的一席话,给笔者以启发。他说,带领农民奔小康,支部是基础,支书是关键。他在担任该县党江镇党委书记时,把选拔农村党支部书记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决定由谁当支书,除了要看其他条件,还要看他能不能管好自己的家,要看家庭是否和睦,能不能尽快治穷致富。
猛一听,这似乎是当地的一条“土政策”。细一想,又感到很有道理,管好一个家庭和管好一个村确实有一定关系。试想,如果一个人持家无方,致富无门,使全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村民能指望他带领自己走上富裕之路吗?或者虽是能人,但品行不端,办事不公,致使家里矛盾重重,吵嘴打架,村民能指望他保持全村的稳定团结吗?所以,在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时,应该看看家境和家风。他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年,该县流星村粮食种植、计划生育、水利建设等多项工作都落后。在改选村党支部时,选上了村民江旭初当支书。选上他,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到他家庭和睦,办事公道。他种蔬菜,种芭蕉,承包鱼塘,收获很大。家里还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农闲时跑运输赚钱不少。他当上支书后,三两年里就改变了村里落后的面貌,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看一看治家的能力,看来确有必要。连自己小小一个几口之家都管不好的人,很难让人相信能管好几百、几千人的一个村。古人说:“欲齐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很有道理。在农村当干部,没有威望是不行的。威望从何而来?除了其他因素,乡亲们往往要看他的家庭。一个家风好、家景好的家庭成员,一个几辈子都是正派人的后代,在村里自然而然被高看一眼。乡亲们会感到,此人信得过,靠得住,跟着干有奔头。
当然,话说回来,也有的人治家有方,治村却无术。一个富裕、和睦家庭里的好父亲、好母亲、好儿子、好媳妇,并不一定能当一个好支书。管一个村,比管一个家要复杂得多;当好村干部,特别是当好村支书,比当一个好家长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像通常所说的:当干部的首先应该是好人,但好人不一定都能当好干部。但一般来说,管得好自己家的人要比管不好自己家的人,能把一个村管得好一些。总之,什么事不能一概而论,看问题不能绝对化。有的人家里虽说出了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暂时比较贫困,但当干部干得还不错。他虽说不算一个好家长,也堪称好干部。
合浦县领导同志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拔基层干部时,注意到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注意到治家和治村的关系,很有新意,值得借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