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我国有效注册商标仅占现有企业总数的5%左右,95%的企业产品是“黑户口”,不受法律保护。许多企业商标意识淡漠,甚至对驰名商标也保护不力。珍惜你的“通行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19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

  我国有效注册商标仅占现有企业总数的5%左右,95%的企业产品是“黑户口”,不受法律保护。许多企业商标意识淡漠,甚至对驰名商标也保护不力。
珍惜你的“通行证”
本报记者魏亚玲
“开上天津大发车,一路发,发,发。”前几年,天津生产的大发车在市场上着实红了半边天。谁不想“发”家致富?“大发”这个商标带给人向往和喜悦。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大发”车在市场上不见了。
原来,“天津大发”是天津汽车工业公司与日本大发株式会社合资生产的,投产后,企业没有及时注册商标。日商看准“大发”潜力,抢先在我国注册“大发”商标,致使红红火火的“天津大发”商标只好停止使用,另行申请“夏利”注册。这一改天汽公司损失近亿元。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用于竞争并具有法律保护的印证,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有商标,不注册,就得不到保护。
法律无情,谁先注册归谁有。江苏常州有个非常受消费者欢迎、远近闻名的“糊涂鸡”,颇有年头了,但没注册商标,上海一个有心人得知后抢先在上海注了册,生意越做越火。常州“糊涂鸡”眼看要被挤垮,不敢再糊涂,几次三番去上海协商让出商标。上海吃到嘴里的肉,岂肯吐出?常州只好忍痛另注一个“难得糊涂鸡”的商标。直到今天,不少企业还在吃这种“糊涂”亏,商标被人抢先注册的事屡屡发生。
商标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唐代《唐律疏议》中已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的记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就保存着北宋时期的一块“白免儿”铜印版商标,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商标观念的树立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商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4年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达50多万件。
但是,虽然我国注册商标总数不小,却只占现有企业的5—6%。就是说,我国还有95%左右的企业产品是“黑户口”,不受法律保护。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企业注册商标的比北方要多。去年,仅江苏、浙江两省各注册商标1.2万多件,而北方有的省只有100来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都是十分重视商标注册的。有厂就有商标,一厂多件商标;有产品注册商标,没产品也注册商标;有的一个产品在研制过程中,就注册了系列商标,如日本索尼公司就注有商标9000多件,而我们很多企业往往是“先生孩子,后起名,再报户口”,弄不好就被人家抢了先。如北京北冰洋汽水厂开发出新产品“维尔康”,投巨资做广告,很快打开了市场,还与国外签了出口合同。等到要去注册商标时,发现已被山西一家厂注册了。“市场竞争靠广告,广告竞争靠商标”的观念,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浙江余杭县有个“老板电器实业公司”,原名叫红星五金厂,生产排油烟机,打了“红星”、“如宝”等好几个商标,产品销售就是不理想,后来改成“老板”牌商标,经济效益直线上升。他们索性把厂名也改成了“老板电器实业公司”。小小商标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商标注册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保护商标,防止被侵权、假冒。国家商标局每年处理的这类案件达上万起。对驰名商标,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注意发展和保护。日本为了保证名牌汽车、啤酒不受侵犯,办法是限制发展。全日本仅有6家啤酒厂,日本每年生产汽车1000多万辆,而汽车制造厂只有五六家。
驰名商标除依靠国家保护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企业自己珍惜保护。我国现在已有的著名商标也不少,有的只图眼前一点小利,出卖自己的商标,结果被伪劣、假冒商品砸了牌子。还有的自视名牌、老字号,不重视商标注册,最终丢了名牌。
创名牌难,保护名牌也不易,“娃哈哈”出名后,国内一些厂家想搭车,相继推出“娃娃笑”、“娃娃乐”等商标相近的产品,使消费者真假难辨。为了制止这种侵权假冒行为,娃哈哈公司及时注册了“娃哈哈”商标、“哈娃娃”等系列商标,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坚实的保护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