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神钢兑现“地震合同”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22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神钢兑现“地震合同”有感
李勤
今年元月,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著名的神户钢厂由于厂房及生产系统损坏严重而停产,欠下用户2个月的订货合同。按一般情况,遭受如此不可抗拒的意外灾难,欠2个月的合同实在是小事一桩,任何一家用户也不会抱怨。然而,神户钢厂决定已签订的合同斤两不能欠,交货期一天不能拖。为此,他们不惜花费重金请国内其他生产厂家代为按标准生产。我对神户钢厂灾难中全力维护信誉之举,感慨颇多。
之一,得信誉者得市场。神户钢厂在重灾面前,不顾自己企业累累创伤和重大损失,首先想到的仍是用户的订货合同如何按期兑现,这种“让利不让市”、宁舍金钱不失信誉的行为,实在不凡,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经济实力和万难不屈的信念。事实证明,信誉的力量同样是企业征服人心、占领市场的锐器。
之二,信誉是不能打折扣的。如今,“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已被炒得烂熟,实际上有多少企业能如神户钢厂那样无条件地去维护企业和产品的信誉呢?君不见,产品畅销时,厂长大权独揽,“批条子”讨好关系户,老用户求购无门,被甩在一边坐冷板凳。产品滞销时,则“权力下放”,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全民搞推销”。一而再,再而三,哪里还有信誉可谈。
信誉,是公正的承诺,某种意义上说是用牺牲精神为代价的。何况商品经济本身就是严肃的法制经济,经济合同就是至高无上的交易准则,一旦签订就对双方都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效应,任何企业都不可强调客观打折扣,而使信誉“随行就市”。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企业间的竞争首先是信誉的竞争,“上帝”对信誉好的企业的产品自然青睐。企业整体信誉不佳,客户就会时时提防,偶尔有了好产品也难以令人放心。因此,可以说,今天的信誉就是明天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