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奉献之路——记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徐大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2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奉献之路
——记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徐大毅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薄先锋本报记者艾笑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三晋大地,英雄辈出。
在这英雄的群体中,有位从医40多年的医学专家,他就是山西省卫生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山西医学院副院长徐大毅。
    “我是一个副厅长,更是人民的医生”
1995年元月底,春节前夕的古城太原。大部分医院除留值班大夫外都放了假。
清晨,徐大毅迎着凛冽的寒风走出家门,来到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病房。很多个节假日,他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徐大毅看见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猫腰坐在床上,手捂腹部,一脸痛苦的表情。他关切地问:“你是刚住院的吧?咋个不舒服?”
主管大夫说:“他就是肚子痛,没有别的症状,正好这几天CT和胃镜检查都不能做,听诊也听不出个啥,一时难以确诊。”
徐大毅凑到病床前一边询问病情,一边戴上听诊器,从前胸到后背听了个遍,也没有听到什么异常,于是又给患者变换体位细听,终于在患者左肋下听到了微弱的病理性血管杂音。
这位来自太行山区的农民并不知道眼前这位一脸宁静慈祥的老大夫就是有名的专家徐大毅。
出生于山东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徐大毅,1954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60年代担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和省领导保健医,70年代开始走上领导岗位,相继担任学院副院长和卫生厅副厅长,并被评为国家级专家。
无论是作为普通医生,还是身居领导岗位,徐大毅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他说:“我是一个副厅长,更是人民的医生”。
    “我的生命和事业扎根在千百万患者之中”
1994年春末夏初,晋南一农民的孩子住在太原一家医院,高烧不退,病情不明,只好冒昧地找到徐大毅的家,但一连三次都未见上。
徐大毅出差回来得知这一情况后,对老伴交待:“下次那位农民兄弟再来,你让他在医院等我。”那天正好是星期日,晋南农民又一次敲开了徐大毅的家门。徐大毅二话没说,撂下饭碗,便赶往十里外的山医二院,对患儿进行了仔细检查,确诊了病情,和主管大夫共同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很快使患儿转危为安。那位农民带着病愈而归的儿子,激动地对乡亲们说:“我是个土里巴几的农民,没想到能请动那么大的权威”。
为了患者,徐大毅多少次吃不上一顿囫囵饭,睡不上一个囫囵觉,带病工作,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拯救他人。
在徐大毅漫长的医学生涯中,见过数不清的生死离别。他说:“我感到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和渺小的,而把许许多多的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到生命的跑道上才是神圣和伟大的。作为一名医生,一个卫生战线的党员干部,我的生命和事业永远扎根在千百万患者之中。”
徐大毅给患者检查,从不放过一个疑点,很多疑难病例,就是靠他对患者极端负责的精神,通过仔细检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达到治疗目的的。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每一个疑难重病患者的姓名、症状、治疗进程、疗效结果等,至今已记载500多个病例。
在徐大毅眼中,每一个患者都是感情丰富的人。徐大毅用心去理解他们,用感情去体贴他们。他对患者不但治病,而且治心。他说:“治心是为了更好地治病”。
    “纵是千金也不能动摇做党员的原则”
徐大毅在卫生厅分管药政工作,省内生产新药和开办药厂等都要经过他的手。百业从药,药业利润大,因此钻空子的人也多,徐大毅想要发财很容易。但他说:“我是在为党和人民站岗,要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只要是伪劣药品,无论什么人使用什么手段都过不了徐大毅这一关。
徐大毅淡泊名利。1992年在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外商专门赠给他个人价值8000余元的药物,他全部赠给了山西医学会。学会几次研究,把卖这批药所得的款给他一小部分,他却一分也不要。
他先后带过14个研究生,带领他们和科室的同志做实验,写论文中总是把别人的名字放在前面。
而现任卫生厅长的赵震寰则动情地说:“徐大毅是我的恩师,过去的好领导,现在的好助手,有他在任,我们工作起来很踏实。”
从巍巍太行到汾河谷地,从繁华的太原街头到偏远的山村集镇,徐大毅,人民的好医生,卫生战线的好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奉献自己,给千百万人一个温暖的充满生机的世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