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为《开国总理周恩来》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22
第10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为《开国总理周恩来》序
刘澜涛
20世纪的中国,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崛起的时代。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战友和助手的周恩来,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人民心中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辉煌形象成为历史进程中为数不多的几位伟人之一。
周恩来同志鞠躬尽瘁、坦荡一生的光辉业绩,深得人们的敬佩和爱戴。大家早就盼望能看到由国内自己人撰写的周恩来传记。现在,力平同志所著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出版了。力平同志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组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他付出了大量、细致的艰辛劳动,翻阅、搜集各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准确、可靠、翔实而生动的材料,记述了周恩来才智过人、气度非凡的一生。特别是作者以2/3的篇幅展现建国以后、作为共和国总理的伟人风范。这正是广大读者所最需要了解的内容。我读了这本书,很受启迪。应作者的要求,为此好书写几句话,以表达我对周总理的怀念和崇敬。
我仰慕周恩来的英名,是从1927年的南昌起义开始,当时我在陕北从事革命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陕甘宁、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就同周恩来同志有所接触。建国以后,我不时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得以常见周恩来同志。后来,我任政务院华北事务部部长、华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正是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工作的。所以,平时的工作接触和往来就更多了。我在中央书记处任候补书记的时期,也经常见面和聆听他的工作指示。1960年,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央决定我任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临去西安前,我找总理给予指示。当时他带着沉重和焦虑的心情向我介绍了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困难状况。然后,他着重作了三点指示:一是要特别注意农业问题;二是要搞好西北地区的民族团结;三是要发扬延安精神,关心人民疾苦。这简短而切中要害的谈话内容,至今我仍铭刻在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周总理工作最艰难的十年。他在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无端诋毁和蛮横刁难的逆境中,以其惊人的胆识和气魄,顾全大局,任劳任怨,竭智竭力挽救国家,保护革命老干部和各界知名人士。“文革”开始,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恶毒诬陷,我在西北局将面临一场残酷的政治迫害。周总理得知情况后,立即亲拟电报,深夜报请毛主席圈阅后,急速致电西北局和“造反派”,明确指示:刘澜涛同志出狱的问题,中央是完全清楚的。从而扼制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当“造反派”将我秘密裹胁到北京时,周总理、陈毅同志非常关心,指示有关部门给予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后来,我在狱中被囚禁八年,心中一直忧虑着我们国家会不会堕入崩溃的深渊,正是因为有周恩来等一批老领导作为中流砥柱,支撑局面,才使国家免于大难,也才会有后来的重大转折。
周总理光明磊落的一生,是全党学习的楷模。他那种虚怀若谷、特别突出的自我批评精神,更应成为全党学习的典范。当前,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展的端正党风、反腐倡廉的工作中,我们更应当向周总理学习,认真贯彻毛主席倡导的、我党特有的“自我批评”精神。
在这本书里,还反映了周恩来同邓小平同志50多年的深厚情谊。20年代初,他们同在法国勤工俭学。大革命失败后,他们又同在上海地下党中央,共同擘画中国革命。50年代,周总理因反对冒进而有离职的可能,政治局极力挽留,是邓小平同志亲自拟写纪要,送毛主席圈阅的。70年代初,毛主席提议邓小平同志复出,也是周总理等同志努力的结果。1976年的“四五运动”,人民怀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呼唤邓小平,这是人心所向。
当前,我们正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读一读《开国总理周恩来》,可以了解一些周恩来同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长期探索如何振兴中华,如何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卓越思想,也可以帮助我们唯物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就可以理解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决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正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读《开国总理周恩来》,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睿智隽才,可以使人们启发心智,扩展胸襟,也有助于学习和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995年2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