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战冰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22
第11版(摄影)
专栏:

  战冰凌
黄河告急!3月上旬,一些堤外村庄相继被冰水围困,有的涵洞撕裂……,国家防总、黄河防总、内蒙古自治区的领导、专家亲临一线部署,组成抢险队伍,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击应战。
3月19日,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二老汉河段和五犋牛河段结成了3公里长、800米宽的巨大冰坝,似“血栓”堵塞,使水位暴涨,落差达1米以上,水位离堤顶87厘米,超过1981年特大洪水水位43厘米,主河道面临改道威胁,30万亩土地将失去保障。
某轰炸师迅速做好准备,保持起飞状态。内蒙古军区某部及时派出迫击炮部队,发射140发炮弹,缓解了凌情。
3月21日中午12时,一颗绿色信号弹从吕梁山脚下腾空而起,两架重型轰炸机各载10枚重磅航空炸弹,像离弦之箭,直刺苍穹,疾奔灾区。
13时13分,轰炸机抵达目标上空。
13时23分,领航员何永连轻轻按动电钮,一枚枚炸弹滑出弹舱。
12秒钟后,炸弹接触冰面,继而深入冰层7米处起爆,浓烟裹着冰水腾起,高度达六七十米。
两圈、三圈……炸弹连续在冰坝坝头爆炸。其势蔚为壮观。险情解除,冰水汹涌东流入海。
黄河,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
冰凌,造成堤坝决口,河水漫溢。冰凌,曾给无数百姓带来灾难。
内蒙古830公里河段,位于黄河上游最北端,是整条河流气温最低、结冰期最长、凌情最严重的河段。1736年以来,平均每年卡冰结坝20多处,最多的达40多处,年年发生冰凌灾情。
在山东786公里河段,从最早记载的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有543年凌汛期决口,平均4.7年一次。
1951年3月底,周恩来总理向空军下达命令,派飞机轰炸黄河冰坝。从此,几乎每年凌汛期,人民空军都要出动战鹰,奔赴黄河炸凌抢险。
今年,黄河凌情形势严峻。内蒙古河段河势复杂,新淤积3.49亿吨泥沙,河床抬高,槽蓄水量15.8亿立方,增加近一倍,水位比往年高出1米以上,为历史最高纪录,有的河段冰面离堤顶仅70厘米。
战冰凌,保住了黄河大堤,保证了百姓的安全。
(孙久奎赵宇钱友荣报道)
(附图片)
领航员按动投弹电钮。
紧急装弹。
爆炸瞬间奇观。
堆积而成的冰坝。
流冰汹涌齐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