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蒙古畜牧业兴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23
第7版(国际)
专栏:蒙古通讯

  蒙古畜牧业兴旺
本报记者敖其尔
近年来,蒙古国畜牧业发展较快。1990年全国牲畜总头数在2500万左右,到1994年已达2680万头,净增180万头。从1995年第一季度看,牲畜成活率达99%以上,高于去年同期。今年的蒙古畜牧业形势还将好于去年。
蒙古畜牧业连年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四:其一,蒙古是一个传统的畜牧业国家,拥有120万平方公里的优质草场和两千多种牧草,对游牧养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蒙古在畜牧业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二,推行“承包制”,把牲畜承包给牧民家庭或个人,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目前,蒙古家庭和个人拥有的牲畜头数占全国总数的91%以上。其三,政府对畜牧业实行“放宽政策”。一是对畜牧业采取“低税制”;二是提高山羊绒、毛、皮等畜产品价格;三是大力鼓励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每年都开展表彰“千羊大户”等活动。其四,受市场经济机制的驱使。由于市场上山羊绒的销路看好,刺激了牧民养山羊的热情。近三年蒙古全国的山羊头数每年递增30万;山羊绒的年收购量也从1000多吨猛增到1500吨。
作为蒙古国民经济基础的畜牧业,取得如此成绩固然喜人,但蒙古畜牧业现状仍以“靠天养畜”为主。蒙古有关专家也指出,蒙古畜牧业今后发展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科学化和现代化。           
  (本报乌兰巴托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