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纺织大嫂”就业大饭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23
第4版(要闻)
专栏:特写

  “纺织大嫂”就业大饭店
本报记者赵京安
四月十一日,是南京虹桥饭店招聘的十八名下岗纺织女工到饭店工作第一天。
十一时三十分,宴会厅和零点餐厅井然有序,音乐轻回。只见十余名服务员彬彬有礼,面带微笑,正按照宾馆餐厅服务的规范化动作进行餐前准备。要不是有人介绍,记者还一时分不清谁是第一天上岗的“大嫂”呢!
原来,这批三十岁上下的“纺织大嫂”,分别来自南京印染厂、毛巾厂、纺织实验厂等特困企业。她们长期待岗在家,有的已长达三年,生活困难。
记者采访了饭店总经理杨海:“你们这样正规的饭店,以往都是从旅游学校、职业学校招收服务员,现在为何要从下岗人员中招聘呢?”他说:“虹桥饭店是一家三星级宾馆,我们有责任尽力为企业、为工人分忧解难。虽然饭店容纳人员有限,但我们很想为‘再就业工程’做点实事。人们都说宾馆服务员吃的是‘青春饭’,我们想为延长服务年限,更好地稳定服务人员队伍、搞活用工制度做些尝试。”
在后台,记者与两位“大嫂”攀谈。陆建红说:“我是挡车工,下岗两年了,打过许多工,总觉得不是出路。能够再次就业,我特别激动。这不完全是为了钱,更是为了寻找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陆祯说:“饭店招工时,有一百六十多名挡车工、落布工、保管员报名,我们是经过考试才被录取的。原来以为饭店工作轻松、潇洒,一个月的业务培训下来,真感到不容易,练‘托盘’手臂酸疼得抬不起来。这里技能要求很高,管理很严,一定要好好学才能真正合格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