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长安县柳林村建立农业合作社第一阶段的工作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2-20
第2版()
专栏:

长安县柳林村建立农业合作社第一阶段的工作经验
李光锐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我们从陕西省长安县杜曲区王莽村到相隔四里路的柳林村去访问时,就发现该村劳动模范、互助联组长、共产党员姚东成领导着四个积极分子在学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参考资料。他们说:“蒲主任(指王莽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蒲忠智——作者)农业社的好处我们早看出来了。人家把小牲口换成大牲口;用十寸步犁深耕;全部麦田每亩收了五百六十斤,比我们高一多半;我们再不走就越撩越远了。”村代表主任姚有志(共产党员)说:“一九五三年春天咱们就提出要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可是,县上和区上硬要叫我们等到一九五四年以后再说;我们实在忍耐不住了。如今政府若不派干部来,我们就自己动手。”互助组长孟志中也说:“我们大家都希望早办社,早富裕。”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和乡支部书记研究骨干领导,互助基础和群众要求,认为建社条件已经成熟。于是把情况向县委、区委作了汇报,他们也同意在柳林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工作组到村第一步就系统地调查全村各阶层、各户、各个人对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认识,了解他们有什么顾虑,并分析研究产生这种顾虑的思想根源,由此确定恰当的宣传教育内容。我们在村里曾经逐户研究思想动态,了解到:坚决入社的有十户,跟着走的和虽有问题但能够争取的十五户,暂时不愿参加的七户。接着,召开村干部、党员、团员、互助组长会,群众会,深入各户漫谈,具体摸清各户、各个人的思想顾虑。在这一阶段,群众主要顾虑是:地多的农民怕入社后分粮少,有的说:“我有二十亩地,照王莽村合作社的办法,土地按四六分粮(即:土地分红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六),就分不到十亩地的粮;入了社,不是越过越穷吗?”中农姚世连的老婆说:“毛主席的政策都很好,撇开土地入股这一条,样样都能行。”贫雇农怕入社后无力偿还旧债;怕房子破了没钱修补;妇女怕没柴草烧,没牲口套磨子,树上的柿子娃吃不上;老汉怕按年龄计工,没人供养,没钱买棺材、老衣;学生怕上不了学;姚有凯的肠内有周期条虫病,他怕病发了不能做活时,大家会批评他装病;黄成义(贫农)怕入社后,别人欺负他。针对这种情况,研究确定:一方面召开群众会,讲解农民走社会主义如何走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内容和好处是些什么。经过学习,澄清了各项思想顾虑,然后按自愿原则报名入社。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可以端正大家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认识,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顾虑。第二是避免一些人在未弄清农业生产合作社性质以前,盲目提出入社的偏向。第三可以扩大学习影响,不管愿不愿入社,我们都欢迎他们来学习,使一些暂时不愿入社的人,也能得到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同时,成立建社委员会,分组领导,男人每天晚上学,白天生产;妇女隔一天中午学习一次。另一方面,必须避免进行一般宣传教育,隔靴搔痒,而应掌握好
“锁子和钥匙”的关系,引用蒲忠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真人真事进行宣传教育,并着重讲明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私有财产基础上办起来的,入社自愿和退社自由,特别讲明社里打下粮食,按劳力与土地公平合理地分配;又逐户介绍了蒲忠智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的实际收入,一般都较入社前增加两、三石,最多达七、八石,就是土地多而劳力少的叶振贤也增加了一石九斗八升。有四户不但解决了多年来不够吃的困难,而且把账也还清了。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材料,交代了自留菜地、柴草随粮食分配、生疮害病大家帮助等。经过这样结合农民的思想顾虑,边学习、边讨论、边解释以后,大家才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了正确认识,而且到处听到他们反映:“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这样好,咱们不入为啥哩!”
第二步是批判自发的资本主义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思想优势。柳林村农民经过初步学习后,多数农民入社情绪很高。但由于有三户土地多而劳力少的农民,在国家购粮工作中还没有受到深刻的教育,还想将余粮留到春天放高利贷,因此,不仅自己不愿入社,而且还怕群众都入了社后,单留下他们,孤单得很,不光荣;并且都入了社后,将来雇不到工,放不了债,没有被剥削的对象。因而,通过他们的老婆暗地活动,扯别人的腿。如对人说:“合作社好坏难保,咱们暂时不入,等一、两年办好了,那怕穿裙子下拜请求也不迟哩!”影响了许多人。贫农孟金学睡到半夜仍在考虑入不入社的问题。雇农姚世青也说:“我的女人原来要求入社,昨晚乍变,还不叫我入,她说:
‘要入就离婚’!”到了晚上,学习小组的学习情绪也低落,人也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确定:
一面召开群众会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教育,把上述少数想靠雇工、放债剥削别人的人指出来(不提姓名),引导大家讨论啥叫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用啥办法堵塞资本主义道路,怎样才能走上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是对小农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作了适当的批判。一面召开妇女会,启发回忆过去对比现在,看将来,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多数妇女想起解放前拆房屋溜瓦卖,一年就有八个多月没饭吃,成天吃野菜、萝卜,吃得脸上发绿,谈到这里,大家不由得流下泪来。贫农妇女吴改芹说:
“解放前,我的两个娃饿了五天没吃饭;解放后,土地改革分了地,是第一次大翻身;组织互助组,多打了粮食,搞副业挣钱又还清了账,是第二次大翻身;往年吃玉米,今年吃白馍和米饭,将来到了合作社更要过好日子哩!”经过这种对比教育后,提高了大家对共产党的认识,巩固了社会主义思想阵地。她们回去又主动地劝男人入社。贫农孟中义说:“我女人前天受了别人影响,不要我入社,昨天开会回来说:‘别人不入,咱家坚决入’!”群众的思想觉悟都普遍提高,三户余粮户又卖给国家一石多白米。
第三步是树立干部威信,培养一把子骨干核心领导,为办社和巩固社准备条件。经过全面学习蒲忠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和办社经验以后,已有二十多户开了家庭会,酝酿入社,有的还到王莽村蒲忠智农业生产合作社去参观过。但,在这时候又发生了问题,大家到处议论着:“合作社好是好,听到的也是好,看到的也是好,就怕咱柳林村办不好。”中农姚世连老汉说:“像蒲忠智和益纪东那样好的劳动模范,咱长安县能有几个?”雇农赵英玉也说:“合作社我很想参加,就是不识字,会计写账认不得,我做了一百个劳动日,日子一久,他硬计七十个,不是白吃亏!要入社,等我上完速成识字班,学会给自己写账后再说。”显然,大家又在考虑办社的干部问题了。
原来互助联组长姚东成在过去工作中有缺点,领导互助组搞副业,四、五千万元从他一手中经过,不用会计,凭心记账,有六十多万元的经济手续未弄清楚;去年办牲畜配种站,用人不当,驴腿被马踢断,大家受了损失。村代表主任姚有志过去态度不好,部分群众也有意见。因此,群众对他们信仰不高。这就要妥当地解决干部问题,树立领导威信,提高群众对于本村办社的信心。后经研究确定:一面召开党的支部会,启发共产党员姚东成和姚有志两人正视自己的缺点,向群众检讨,克服缺点;一面教育群众对干部要有全面认识,使大家知道姚东成为大家服务,一贯积极负责,为村里推销副业产品——围箔(晒棉用具)误工,受了损失,毫无怨言;给配种站拉草又累死自己的牲口,损失很大,也未抱怨;姚有志在县上学习后,近半年来大有进步,工作也很认真。同时,我们又结合学习讨论了马廷海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制度、经营管理及计算劳动的办法,说明自己手里有单据,谁也不能捣鬼,也说明社里绝不允许有意少记工账等。经过这样双方面的教育,使群众对干部的优点和缺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既密切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又提高了领导的威信,从而使群众认识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按照党的互助合作政策办事,同样能把合作社办得很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