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踏破铁鞋觅金牌——写在世界杯竞走赛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2
第8版(体育)
专栏:

  踏破铁鞋觅金牌
——写在世界杯竞走赛之后
本报记者任建民
刚刚结束的国际田联/锐步世界杯竞走赛,一向成绩平平的中国男子田径,一下子冒出两位竞走世界冠军。这中间跨度太大,不细加分析,难免给人一种“腾空”的感觉。
首先,记者在采访中处处感觉到,中国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上,都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带着这种不服输的劲头,他们长期进行扎实而科学的训练。像沙应政教练犯有心脏病,为备战此次比赛带着黎则文在高原一练就是5个月。黎则文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折服了所有的国际裁判。王魁也要求自己的队员:你不能希望别人怎么做,而只能使自己适应裁判的严格要求。
其次,中国队对这次比赛格外重视。王魁说“比对待奥运会还重视”。他带着队伍进行了三个半月的平原训练,92天(两个周期)的高原训练。相反,其他强队如俄罗斯、西班牙的男选手赛前就声称,他们的重点放在8月份的世锦赛上。
再有,就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中国运动员运动周期的最高峰。去年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地举行的全国竞走赛上,中国男女选手都超过了世界纪录。
而且,高温、干燥的气候使很多外国选手难以适应,男子50公里比赛时,赛场气温高达37°C,飘飘扬扬的柳絮更使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做东道主虽不是决定因素,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中国早有举办世界田径大赛的机会,也许为中国取得第一个男子田径世界冠军的就是朱建华了。就在这次比赛期间,被国际田联主席内比奥罗称为“中国最富”的广东省表达了申办199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意愿。正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举办大型比赛提供了可能。(附图片)
上图为获得冠军的中国选手高红苗、黎则文、赵永胜(从左至右)。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