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乌克兰组阁步履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28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乌克兰组阁步履艰难
于宏建
本月4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同时责成它继续履行职责,直到新政府组成。然而将近一个月来,内阁重组步履艰难,受到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困扰,这已成为库奇马总统面临的严峻课题。
首先,国内对政治体制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库奇马在去年竞选总统时就强调,乌克兰要实行总统制,建立“总统—议会制”国家。上任不久,他又发布命令指出,总统必须全面控制政府的领导权,政府的重大决策要有总统直接参与,政府必须受总统直接领导。
去年12月,库奇马总统在其激进的经济改革方针遭受阻力时,推出了“关于国家政权和地方自治法”草案,试图通过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进一步扩大总统权限,直至赋予总统签发议会通过的法律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乌克兰议会则主张实行“议会—总统制”,即建立一个不设总理职务的新政府,由总统具体负责政府工作。由于乌当前经济形势恶劣,库奇马为避免亲自承担责任又提出,在新宪法通过以前,不宜取消总理职位。由此看来,单单在是否设立总理职位一事上,还会有一番争执的。
其次,围绕经济政策的严重分歧。乌克兰独立以后,各派别在经济发展方向和道路问题上始终进行着激烈较量。去年,国内生产严重滑坡,国民经济濒于崩溃。为改善经济环境,库奇马总统一改进行循序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许诺,推出了激进的改革方针,主张加快国营企业私有化、土地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的步伐。这一改革计划遭到议会左派的坚决反对,称这是一项“反人民的资本主义化”计划,要求恢复国家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库奇马的改革方针与当时政府总理马索尔实行的经改政策也大相径庭。马索尔主张在国家控制下逐步进行改革,反对“休克疗法”,反对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在大幅度提高价格的措施出台后,马索尔立即表示反对,这使得双方矛盾日趋激化,最终导致了马索尔的辞职。议会左派认为,政府已不能解决乌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必须重组政府。中右派则对激进的经改方针持积极态度。库奇马曾明确指出,要想建立可调控的社会市场经济,就必须彻底改变所有制结构。据分析,在新政府组成之前,各种势力仍将围绕经济政策的走向展开激烈争论。
第三,各派势力在内阁组成问题上斗争激烈。库奇马总统为顺利推行其激进的改革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更换政府副总理和部长到马索尔总理辞职,最后形成了一个由中派力量组成的政府。但此举却激化了总统和议会左派间的矛盾。左派议员在议会中占有近1/3的席位,并控制着议会的领导权。此次左派瞅准政府重组的机会,以经济形势恶化为理由,抨击政府现行的经济政策,极力要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入阁,以制约库奇马改革政策的实施。支持库奇马经改方针的一派利用左派目前所处的不利地位,力图加强其在政府中的力量。而中派力量则采取联合右派、反对左派的策略,力争在新政府中获得更多的职位。库奇马总统坚决反对各派人士组成联合政府,他多次强调,“进入政府的人必须是志同道合者”。这种情况给重组内阁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当然,近期的克里米亚风波也对组阁产生了一些影响。种种情况表明,乌克兰顺利组阁的前景并不乐观,可能还会拖一段时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