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三化”+“一点”——记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成功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4
第2版(经济)
专栏:

  “三化”+“一点”
——记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成功的道路
本报记者段心强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以快节奏、大幅度写下自己的发展史。销售收入:1989年公司刚成立时3.8亿元,1993年就达到21亿元,1994年又增长23.1%;利税:1989年才5200万元,1993年就达到1.3亿元,1994年又增长62.7%,达到2.01亿元。
记者请他们谈经验,他们谈了“三化”+“一点”:实行公司化、多元化、国际化,最终实现一个目标:抢占世界工程机械生产的制高点。
这“三化”+“一点”的方针,是总经理陆志昌逼上梁山后主持制定的。他认为,市场是一个十分冷酷的场所,它就那么大,你占一块,他就得让出一块,不顾一点面子,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是市场上的花和枝叶,激烈的竞争才是深扎在泥土中的根。而要竞争胜利,必须有一流的产品。要搞出一流的产品,又必须打破企业的“小而全”,实现专业化的大生产。有了这种清晰的心理图像,陆总便开始了他的一系列改革。
陆志昌借鉴外国企业结构,1989年建成集团公司,下边以工艺相近、结构相似的原则组建公司。他们彻底打破“小而全”的模式,对全公司的人、财、物、供、产、销统一调配,重新组合,形成了专业化生产体系。全公司现有4个主机公司,9个生产基础件的专业厂,另外还有跨6个省市的45家企业为他们生产附件。调整后的高度专业化生产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生产能力。
陆总在实践中真切地感到,与发达国家相比,原有的技术和设备大都落后一大截子,用这落后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90年代的先进产品,不是作梦就是自欺欺人。因此,他们通过合资、引进等手段,取世界各国之长,然后利用这些“特长”构成自己的技术和装备,从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占领国际市场。现在,他们已有18个合资企业,全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部分产品返销到国外市场。为了及时掌握世界工程机械生产发展的动向,不断利用最新技术,极力扩大自己的国际市场,他们还在南北美洲、欧洲、中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立9个国外办事处。比如,他们通过国外办事处了解到美洲各国需求压路机和装载机后,及时把信息反馈到厂里,加紧制造,一次销往美洲压路机100台,装载机50台,出口总值多达3060万美元。
工程机械价格时高时落,销路时宽时窄,他们不指望一块云彩下雨,搞多元化生产经营。在生产组织上,他们进行了股份制改组,全公司2.15万人中,1.25万人进入股份公司。在产品结构上,他们除了搞好原工程机械外,还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去年,他们开发出yx14j机械振动压路机、1500z沥青摊铺机、qy32c起重机、xz12解放传动系底盘、Xzj5180z16j垃圾压缩运输车、25t塔吊等12个新产品,销售收入多达5亿元,占了总收入的一小半。同时,他们还搞了跨行业的生产经营,生产搞建筑用的彩色浪瓦,搞第三产业,开饭店等等。多元化生产经营使他们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保证了经济收入持续增长,为企业发展增加了后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