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闯过“剪切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北极科考行

  闯过“剪切带”
本报记者孔晓宁
“冰情极坏!我们今天走到北纬89度,又折回3分……急需飞机来帮助察看前方冰况!”当地时间4月29日晚,一个坏消息借着无线电波,传到中国北极科考队设在雷索柳特的基地。
次日,天空乌云密布,飞机无法起飞。5月1日晨,机场上空一片蔚蓝,飞机朝着地球顶端的广袤冰盖中心疾飞。
可怖的碎裂
经过近9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接近科考队员所在位置。
白雾在舷窗外匆匆掠过,太阳像只长了毛的大绒球。忽然,飞机降低高度,擦着海面飞行。我们惊奇地发现,一周前完整如盖的冰面,发生过一场可怖的碎裂!蜘蛛网状的裂缝,布满冰面。大大小小的冰块,杂乱无章地推来搡去。有的冰块碰撞处凸起了高高的冰脊。
刚刚跃过大片碎冰,便见雪地上出现一支小队。飞机在冰面降落,窗外一群身着红色御寒服、眼戴墨镜的勇士,一齐撑开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黑烟与怪响
在严寒和困境中奋力拚争的队员们,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刚刚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4月29日,6级“白毛风”,劈头盖脸向队员们扑来。队员们行进中连呼吸也感到困难。
临近中午,周围冰裂缝明显增多。正前方与背后,各有一股漏斗状乌云,直接天际。担任向导的美国著名极地探险家鲍尔·舍克,见状眉头紧锁。他凭着丰富的北极旅行经验断定,这种漏斗云,是由于大片海水露头,水汽释放空中才得以形成。说明在黑烟腾起处,正在发生剧烈的冰裂。他建议考察队立刻从北纬89度后撤至88度57分处扎营。
白夜,传来沉闷的冰裂声。这声音,初听像海啸,继而如闷雷。踩上较小的冰块,便会感到脚下冰面在晃动。队员们似乎觉得,自己犹如坐上了一只小舟,在大海中摇摆。
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赵进平根据丰富的海洋学知识推测,考察队已经踏入一个危险的“剪切带”。在脚下海洋深处,有两股洋流交汇。它们之间的摩擦、撞击,引发表面冰层的碎裂。当晚,冰上队员第一次发出了求援的消息。
次日晨,有的队员用仪器一测,考察队所在冰块,一夜间居然往回飘移近2公里。又知基地飞机无法起飞,每个队员心中,都像灌满了铅。
察看地形,向北,向西,均为绝路,朝南,也行不通,唯一可行的通道,是对着东南方向,绕过一条宽长的裂缝。
朝着与目的地几乎相反的方向,在茫茫风雪中,队员们深一步、浅一步地滑行了8公里,终于抵达冰缝顶端。又继续向北猛赶。这一天,经过10多小时马不停蹄的急行军,行进27公里路程。至晚间,队员们终于摆脱了冰缝的魔影。
严酷中的执著
刚刚穿越“剪切带”的队员们,模样比一周前已有明显变化。他们的脸黑了,那是阳光灼烤的结果。
赵进平博士脸上已瘦了一圈,晚间休息时,他还要完成各项考察项目。为了获得海水的温度、盐度与流速,他每次要冒着风险,站在冰裂缝旁,把尼龙绳拴着的仪器,放入300米的深水中,然后分层取样。仅拉绳收回仪器,每次得拉900下。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的冰盖上,我们站上一小会儿,便冷得索索发抖。可他一次取样,得在严寒中操作4至6个小时。
“这次北极考察,比我以往去南极及历次海洋考察都困难,也比我想象的艰苦,可我一定会坚持到底。”赵进平握着记者的手,爽朗地说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