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4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这是一个船夫的故事。他在红水河上划了整整37年船,一桨一桨地,他已记不清划过了多少故事,两岸的人们也数不清载走过多少期盼。河水东逝,涛声依旧。那旧船,那老艄公,已在人们心中凝成一座温暖、坚固的——

潘毓宏苏黎明
从云贵高原奔腾而来的红水河,在广西马山县甘香屯拐了一个弯,塑造了甘香这个千年的古渡之后便径自东去。在甘香渡口,河的北岸居住的是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同胞,河的南岸是马山县的壮族村寨。韦作基,这位今年53岁的壮族船夫,16岁起就在这里的红水河上划船,整整划了37年,用汗水和心血筑起了壮瑶民族团结的桥梁。
儿子问他为何破了祖训,他说:“壮瑶一家人,我能见死不救吗?”
红水河在甘香渡口河段,即使是每年的枯水期的12月份,也是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更不用说是每年的大水期的6、7月份了。韦作基祖传一条规定:大水期晚上不摆渡。1994年6月12日晚上9时许,河对岸传来焦急的呼叫声,原来是都安县地苏乡清水村的瑶胞苏建玉那两岁的儿子患重病已昏迷,病孩父母要求划船到南岸的马山县西江诊所医治。此时正值红水河涨水期,水位高,河面宽,水流湍急,时常形成无数个置船只于死地的大小漩涡,河面不时漂来顺流而下的树枝、杂草等漂流物。特别是晚上能见度低,行船稍有不慎,就会葬身鱼腹!旧社会,曾有个客商用500两白银叫韦作基的父亲在晚上摆渡,遭到韦作基父亲的拒绝。为啥?回答很简单,是要命还是要钱!随着河对岸病孩父母呼叫声不断传来,韦作基思索片刻后丢下了那根只抽了两口的“大喇叭”烟,然后应答河对岸“我来了!”便走下渡口跳上船。左弯右闪,船在浪尖上颠簸穿行,河水不时溅进船内。病孩的父亲一手抱着小孩,一手紧抓船沿,吓得不敢睁开眼睛。人接过来了,小孩得救了,韦作基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
船快靠岸时,他突然掉转船头往回摇。他说:“不摇了,就是给两千块钱也不摇!”……
1994年农历八月十五上午,韦作基的一位表弟,领着十多个青年人上船。船快靠岸时,韦作基了解到,这伙人是准备到都安县清水村的覃某家进行械斗的!原来,韦作基的这位表弟曾与都安县清水村的瑶族青年覃某合伙做生意,后来两人因财务问题闹崩,从争吵到大打出手。韦作基的这位表弟被打伤后不服,便纠集十多人来进行报复。韦作基仔细一看,这些人身上、手上都带有刀具、木棍。不好!让这些人过到河对岸,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怎么办?往回摇!韦作基迅速掉转船头。等船上的人反应过来时,船已划回南岸。韦作基的这位表弟以为韦作基嫌船费太少,便拿出200元钱说:“表哥,划过去给我解恨吧!”韦作基说:“今天你们想过河闹事,不要说是两百块,就是两千块我也不划!”接着,他厉声地批评这位表弟:“你和覃某有纠纷,应该通过政法部门来解决,你现在却要聚众闹事,难道不知道这是违法的?”
经过一番耐心的教育,韦作基的这位表弟承认错误,带着想去闹事的人回家,一场即将发生的械斗被韦作基及时制止了。
“这个媒,我做定了!”他拍着小陆的肩膀……
都安县瑶族姑娘韦玉娥和马山县西江屯的壮族小伙子陆林好上了。可是韦玉娥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原因是玉娥的爷爷解放前被陆家的人杀了。为此,韦玉娥和陆林决定以跳河自尽来抗争。1992年春节刚过的一天,韦作基在离渡口不远的河岸上见到这对神情不定的男女。陆林和韦作基相识,见到韦作基热情地招呼询问后,便把他和玉娥的事一五一十地向韦作基诉说。韦作基听后当即拍着陆林的肩膀说:“小伙子,你们别做跳河的傻事了。我认识玉娥的父母,你们放心,老人的工作由我去做,这个媒,我做定了!”不知多少个晚上摇船过河,也不知说了多少好话,韦作基真的让玉娥的父母同意了女儿的这门婚事。现在,陆林和玉娥结了婚,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谈到此事,陆林激动地说:“没有韦作基大伯,就没有我今天的这个家!”
河水东逝,涛声依旧。韦作基仍在红水河上年复一年地摇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