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双休日”干嘛要发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5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生活话题

  “双休日”干嘛要发呆
《读者之友》版的一个新栏目——“生活话题”今天与您见面了。我们想通过这个栏目,更直接地与更多的朋友一起议论、探讨大家共同关心的某些现象和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个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和理解的场所,让更多的读者成为未曾谋面的朋友。所谓“生活话题”是指来自日常生活中并与许多人有关的问题,可大可小。我们的栏目主持人将从读者朋友来信提出的话题或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话题中选择一部分,陆续公布出来,请大家每次围绕一个话题,来信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热忱地希望朋友们积极参加我们的讨论。——编者                  
主持人:杨武军(本版编辑)
嘉 宾:周星(北京大学教授)
张武斌(《运动·休闲》杂志主编)
主持人:前不久,北京一家调查机构公布了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休息日里,民工休闲方式之一:发呆。办公室几位同事看后哑然失笑,可笑过之后却又生出几分同感,因为自己闲时也曾发过呆。去年3月开始试行“大、小休息日”时,许多人着实高兴了一阵。做一天家务,睡一个懒觉,第二天还可接着休息,这是以前不敢奢望的。然而不久,这多出一天“无事日”却又成了一些人思考的问题:这一天干嘛?从今年“五一”开始,每周都是两天休息了,我想大多数朋友不愿因为假日的增加而使发呆的时间随之增长。为此特请两位嘉宾谈谈高见。
张武斌:如何过休息日的问题的确已不能不引起重视了。前不久,为配合我在中央电视台主持的“运动·休闲”节目,我们的记者在北京街头采访了一些市民,想了解他们是怎么过双休日的,结果回答的情况令人失望。大多数人回答时支支吾吾,有的干脆回答“不知道”。我们《运动·休闲》杂志社也经常收到读者来信,咨询自己的休息日如何才能过得有意思。
主持人:多一天休息,怎么反使一些人多出一份迷惘来呢?
张武斌:这与我们以前利用闲暇的经验太少、缺乏休闲意识有关。过去每周休息一天,这一天里,许多人的主要日程是做家务。洗洗涮涮,做顿好吃的,收拾收拾房间,看看老人,一天下来,可能比平时还累。如果还剩点时间就是蒙头大睡,好为下周劳作积聚点体力和脑力。真正有闲的时间很少,也就更谈不上“休闲”的经验了。实行双休日之后,突然增加了一天“没事干”的时间,毫无经验的人顿时手足无措。无所事事,就只好发呆了。
主持人:那么多出了的一天自由时间,对于大家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周星:闲暇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很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它。从人类生活角度来看,闲暇比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意义更加丰富。首先,闲暇意味着出现了个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使人们有可能去做自己想做而以前又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人的潜能和实现这种潜能的愿望可以说是无限大的,闲暇让人们在生存之余,能够进一步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人们进一步发现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这是比生存更高的生活内容。其次,当人们可以自由地安排闲暇时间时,他们所采取的度过闲暇的方式,实际上也是在对生活方式进行创造,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因此,闲暇是社会发展给人们提供的一笔财富,闲暇中有我们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不断提高我们文明生活的水准。
主持人:闲暇为丰富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机会,具体来说该怎样利用闲暇呢?
周星:度过闲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闲暇的主要特征是自由支配,现代社会是价值多元的,现代的需要和追求当然也是多元的。甲愿意娱乐,乙喜欢旅行,丙要去探亲访友或进行其他社会交往,丁则想浏览群书或是一个人苦思冥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致,想象出更多的休闲方式。但闲暇生活的质量是有高下之分的,闲时总是睡大觉、打麻将,大概不能算是最好的选择吧。如何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盘算。
主持人:谈起休闲,一些人总联想起影视中所见的国外休闲方式:乡村别墅、环球旅行、高尔夫球、冲浪运动等等。看看这些项目的消费水平,许多人便觉得自己没法休闲,情况果真如此吗?
张武斌: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上面周教授已谈到休闲方式是多样化的,说得非常正确。休闲不一定非得高消费,就是运动休闲,也有花钱不多的方式。如骑自行车郊外旅行、跑步、跳绳、踢毽子等等。其实我们以前玩儿的花样是挺多的。最近我为中央电视台做节目,介绍我们40岁左右的人小时候玩儿过的游戏。几个人随便一凑就有200多项。所以说玩儿不一定多花钱,关键是你要有休闲的意识,很简单的东西你也可以玩儿出很多花样来。
主持人:两位嘉宾对“双休日”休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想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我们欢迎广大读者来信谈一谈自己“双休日”的具体过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