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感人肺腑的试验——于永畅夫妇创办私立免费特教学校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6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感人肺腑的试验
——于永畅夫妇创办私立免费特教学校的事迹
本报记者张玉来
一个家庭如果有个弱智儿童,那么这个家庭,甚至亲友都会被搅得心神不宁。多少弱智儿童的父母为子女的命运和前途忧心如焚,却无能为力。
然而,24岁的于永畅、32岁的郭小明这对年轻夫妇,却从1992年9月1日起,与十几名弱智儿童朝夕相处了两年八个月。他们用火热的青春、无私的爱,探索新的弱智儿童培育之路,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对有价值人生的追求。
“老师,谢谢你”
距吉林省新兴的边境开放城市——珲春市西南十几里,在市郊交通极为不便的土鲁村村边有一个小院,院落里有三间简易农舍。这里便是于永畅和郭小明的试验基地——珲春市社会福利特教学校。
记者走进房间,只有25平方米左右的东屋里,去掉一个铺炕,竟摆了三排课桌,十几名儿童正专心听于永畅讲课。从那板滞的面孔一望可知,他们都是弱智儿童。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弱智儿童没有常见的失却理智的吵闹、撒野,而是像正常儿童一样安静、懂礼貌。
于永畅放下教鞭介绍说,这所特教学校虽然是私立的,但却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她和郭小明为同学们开设了感知、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自然常识、生活自理、劳动技能等十几门课程。他们采取各学科相融合、喂“八宝饭”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谈起教学效果,于永畅兴致勃勃地从一叠精心保存的档案中随便抽出几份,向记者逐一作了介绍。于老师讲到哪位同学,那位同学便主动从座位上站起来,脸上显露出自豪的笑容。
记者问郎贺“学校好不好?”他回答说:“好,在学校学唱歌,还做游戏。”记者问王蒙“老师好不好?”他回答说:“老师好,老师是妈妈。”记者看到患脑瘫后遗症的吕刚用一张方格纸写给老师的信:“老师,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感谢你。”这可能是这个弱智男孩来到世间写的第一封信,读来令人感叹不已。于永畅已把自己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成果,凝结在撰写的《弱智儿童感知课初探》、《弱智儿童培育道路——从生活到生活》、《弱智儿童的家庭教育》等多篇论文之中。有的已在《现代特殊教育》刊发,得到社会的承认。
感人至深的奉献精神
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是小夫妻俩试验的一部分,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使自己创办的学校走出一条“以厂养校,教育、训练、康复、就业一条龙”的道路。实现这目标,招收的弱智儿就必须实行寄宿制。
弱智儿童实行寄宿制,对于于永畅和郭小明来说,意味着把这些孩子家长的责任和烦恼全部压在了自己的肩上,他们必须同时担负起教员、保育员和父母的多重职责。于永畅说,孩子们淌口水、流鼻涕是家常便饭,尿裤子、拉裤子,掉进厕所也经常发生。这时,小夫妇俩就像亲生父母一样为他们换洗干净。
记者亲眼目睹了孩子们起床的情景。他们一个个虽然动作迟缓、笨拙,但都是自己穿衣、叠被。看着那些叠得整齐的被子,可以想见小夫妻俩为此要花费多少心血呀!
为了这些弱智孩子能睡个好觉,每天晚上,郭小明便和7个男孩子挤在东房不到25平方米的炕上,于永畅和3个女孩挤在中间小屋不足3平方米的小炕上。
校舍的西房就是他们办的小型工厂。郭小明雇了几名工人,在这里加工坐垫、手套、拖布。获取一点微薄的收入不是主要目的,他们是想通过整理布条等简单的劳动,锻炼弱智儿的手指灵活力,促进其智能发育。他们设想,同学们毕业了,一旦没有就业门路,就可成为校办工厂的工人。
令人钦敬的追求
小夫妻俩来自美丽的松花江畔的吉林市,为了进行这场试验,毕业于南京特教师范的于永畅辞去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对妻子的抉择十分理解的郭小明也毅然放弃了承包厂长的职位和每年数万元的收入。
现在各类学校大多收费高昂,但于永畅和郭小明却办免费特教学校。近3年来他们已为这所学校搭进了10万多元,几乎花掉了郭小明原有的全部积蓄。
他们进行的这场试验深深震撼了珲春市20多万人民的心。弱智儿的家长们称他们为孩子的“救命恩人”,是难得的大好人。市残联的负责同志说他们为国家的残疾人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许多年轻人受到启发,也在思考人生追求的坐标应该定在哪里。
珲春市委书记方敏动情地对记者说:“珲春市作为一个新兴边境开放城市,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开拓者,更需要像于永畅、郭小明这样有抱负、心灵高尚的精神文明建设者!”
虽然于永畅、郭小明的试验已显露出成功的曙色,但小夫妻俩却兴奋不起来,校舍问题、改善办学条件问题、教员紧缺问题……重重关隘依然横亘在他们的眼前,等待他们去跨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