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历史的见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6
第7版(文学作品)
专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历史的见证
纪希晨
50年前,1945年3月,我作为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前身)的随军记者,到东村前线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采访。
过了界河口,向东沿着山路越往前走,到处看到敌人“扫荡”根据地的罪迹。那些被鬼子烧杀抢掠过的村庄,有的只剩下几堵烟熏的墙。黄昏,我顺着狗叫的声音,走进了一个偏僻的山村时,星星已开始在苍茫的天空中闪烁了。我看见一堵土墙院里射出一缕灯光,用手推开高粱秆扎的门扇,轻声地问:
“老乡,老乡,你们村的招待员在哪哒?”
蹲在炕前烧火的老汉,头上包块土布,陡地站了起来。他用手揉揉眼睛,披着老羊皮袄,走到门口,打量着我。听了我的来意,满是深纹的脸,眯笑起来了。
“你真巧,算你找对了。快上炕,快上炕!”
我放下背包,盘腿坐在炕头上。老汉一边烧火做饭,一边同我扯谈。柴火发潮,他时不时伏在灶口上吹火。从柴火的闪光里,我才看清他双颊深陷,长瘦下巴,脸上皱纹交错,看来至少60岁了。
“真倒霉,这孔窑只剩我一个人了。”老汉搓揉着烟熏的眼睛。
“家里那些人呢?”
他叹口长气,半晌不说话。突然,他抬起头,眼睛里闪着愤怒的光芒,正像炉灶里燃烧着的那堆火。“当真,这事你能不知道?”他说的是1940年冬日寇“扫荡”晋西北的事。
招待员王老汉谈起这件事说,在敌人袭击他们村庄的时候,老伴和孩子惨死了。伤痛仇恨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里。
“驴日的!俺这哒遭的灾,还算轻呢。死人最多的,要算是草子寨了。……”
说到这里,他只是摇头,眼睛死盯着炉火,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仿佛一尊石像。也许,对于难言的痛苦,一时难于说出,他沉默了一阵,便从皮袄里掏出旱烟袋来,默默地抽烟了。
血洗草子寨,这是日寇欠下晋西北人民的一笔血债。寒冬腊月,扫荡失败的日军大川部队,恼羞成怒,天将亮时突然把岚县草子寨包围。恐怖笼罩着村庄。昏暗里,二百多男女老少,挨家挨户被敌人抓起来,用刺刀赶到村前的沙滩里,突然,一片大火从村里升起。
屠杀的枪声刚停,30多个鬼子,带着刺刀,又一次一个个在死人堆上挨个刺过去。八岁的花女被刺两刀,还喊着妈妈,敌人把她一刺刀挑穿胸口,扔了几尺高。……
“这个村几个月不冒烟火,……”招待员老王烧好拌汤捞饭,又掏了半碗酸菜,热情地招呼着我。他再三嘱托说:“要把这件事登到报上,让后人不要忘记!”
面对丧失亲人的老人,听着用血写在大地上的仇恨,我眼睛湿润了。我端着碗,哽咽地说:“老人家,我一定不忘你的话!……”
我同老人睡在一个炕上,他怕我冷,把破羊毡给我垫在身下,而他自己却坐在炕头的草垫上,不住气地抽烟。当我睡一觉醒来的时候,见他仍亮着小油灯,石像似的盘坐在那里。
1945年4月8日,岚县、东村解放了。
敌人一撤退,我和县公安局长最先访问的,是屠杀抗日英雄的刑场。这时,西北风卷起尘土,成百的乌鸦在刑场上空飞翔,周围死一样寂静。我俩怀着无比的仇恨,默默地走过一个个还未来得及掩埋的烈士身旁。
几十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用血染红的地方。这块用围墙圈起的四五亩大的刑场,泥土被死难者的鲜血染成殷红色。牺牲在这里的抗日干部、战士和群众就有五六百人以上。公安局长对我说,敌人常常集体屠杀抗日战士,每次都是十数个、数十个一群。有一次,敌人把30多个被俘虏的我军战士与民兵,一阵刀砍枪刺后,就被推埋在一个大坑里。
西村抗日村长牛成锁是许多死难者中的一个。当他们九个人被拖到刑场上时,敌人翻译走到他跟前,进行最后的威胁:“投降了吧,只要你投降,保证你全家……”
牛成锁向他脸上唾去,高声喊着:“杀就杀,刮就刮,我姓牛的,没有投降那回事……”
地方工作干部老孔,在数月的监牢生活中,他发长身瘦。敌人连续向他刺了三刺刀,他仍断续地喊着:“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7岁的村青救主席张九锁和他的父亲农会主任张大国,一齐被敌人抓捕。敌人严刑拷打后,父亲被敌人刺刀刺死,他则被用细铁丝捆吊在桩子上。敌人唆使四只发疯的狼狗,一齐向他扑来,一口口把肚子、胸膛咬开。他在停止呼吸的前数分钟,说:“看吧!我们的同志会来杀死你们的。”
1943年1月16日这一天,敌宪兵队长与山本班长二人,押着19个被俘虏的八路军与民兵走向刑场。在死的面前,壮士们毫无胆怯,一个个悲壮地喊着口号,最后,被敌人推进坑里,乱刀刺了。
东村西南角围墙里,竖立着四五根用血染红的柱子。这是敌人专用作活刺杀靶的。李槐魁等被绑在那里,敌人一马刀将他们的胸肚剖开,挖出肠肺,摘去心肝,割掉鼻子、耳朵,然后放火纵烧。日军每当调来新兵士,总在柱子上绑上人,练习刺杀,由敌军官指挥,排成行列,一声号令,疯狂地刺过去,将人刺成肉泥…… 写到这里,我眼前仍浮现着那浸满鲜血的土地,那未及掩埋的烈士的遗体……
这就是历史的见证。
(作者单位:中国老年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