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张桐胜和《伏尔加河之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7
第4版(副刊)
专栏:艺与人

  张桐胜和《伏尔加河之旅》
孙美兰孙幼兰
前不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了由张桐胜摄影、编辑的大型画册《伏尔加河之旅——俄罗斯文化艺术掠影》。
这部画册容纳三百多幅精美彩色图片,附有中、俄、英三种文字对照的简明解说,画册为世人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发展、民俗民情、宗教生活……提供了诗情画意般的资料。
这部巨型画册来之不易。张桐胜在一九九三年夏秋,应邀参加了俄罗斯摄影家协会和巴什基尔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复兴俄罗斯文化,保护自然环境”伏尔加河漂流摄影创作活动,沿途参观考察了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法等多座城市和乡村。美丽迷人的伏尔加河两岸的风光,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古迹,俄罗斯人民对自然、生活、历史、艺术的热爱,激发了他编辑《伏尔加河之旅》画册的创作热情。在俄三十八天,他摄影三千幅,平均每天拍照八十张,还要及时编号、写标题、作文字笔记,以至体重耗掉六公斤。回国后,他立即投入紧张的冲洗、扩印、精选、撰写文稿、筹划版式等一系列工作中。终于,一部四公斤重的大型画册问世了。
在中国长期工作的俄罗斯汉学家罗高寿先生称赞这部画册:“在我的记忆里,俄、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好长时间以来,没有过像张桐胜先生所出版的这部大型画册那样规模那样杰出的艺术作品了。我相信这本影集会长存于世的。”
张桐胜,一个北方纯朴农家的儿子,一九五三年出生于河北胜芳镇。他从小酷爱美术、摄影,青年时代入伍,来到八百里秦川。六年多的艰苦实践,正是导引张桐胜一生的特殊艺术大学。二十五岁时,张桐胜从秦岭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进了北京,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家、创作者。
十几年中,张桐胜平均每年有大半时间外出采风,不论是摔伤在东北冰雪覆盖的山坡上,还是翻倒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深沟里,任何风险都挡不住他创作的脚步。祖国大地,到处留下他的足迹。他先后出版了《中国航天走向世界》、《中国科技研究与发展》等十一部大型画册。他的摄影作品参加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展览,六十多幅作品在国际国内影展中获奖。
《伏尔加河之旅》能获得成功,是张桐胜长时期艺术积累的结晶。摄影家以黄河之子的眼睛,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俄罗斯文化艺术这个精神聚焦点,呈现了伟大的伏尔加河之魂。
这是他走向世界文化海洋交汇区的一个新起点,我们祝愿他永不自满,永不停步。(附图片)
伏尔加格勒张桐胜(北京)(纪念二战胜利英雄雕像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