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市民粮供面面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8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记者述评

  市民粮供面面观
本报记者周泓洋

 去年下半年以后,全国部分城市恢复使用已经告别历史舞台的“城镇居民粮油供应凭证”。据记者调查,其使用范围主要是大中城市的城镇居民、大专院校、部队等。中小城市则很少恢复使用粮证。
我国使用粮票、粮证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的边区政府。解放以后,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延用到80年代中晚期。随着粮食的逐年丰收和购销制度的改革,象征粮食短缺的粮票,其作用也日趋减弱。1992年,粮食购销体制又一次改革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宣告了粮食票证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谁知,刚刚过去2年多时间,粮证又以另外一种形式重新出现在部分城市居民的手里。

吉林省政府3月1日下令,从3月12日起,全省城镇居民、部队、大专院校学生的粮食采取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定量凭票供应。标准是每个城镇居民每月供应成品粮9公斤。其中大米2.5公斤,面粉3公斤,玉米?3.5公斤。加上其他杂粮3.5公斤,每人每月供应粮食12.5公斤。食用油(豆油)每人每月0.5公斤。价格规定,标准米1.74元/公斤,特二粉2.12元/公斤,这两种粮食执行原来的价格标准;标准粉1.80元/公斤,粗粮、精玉米?1.44元/公斤;豆油按照成本价格加上10%的加价率出售,成本价8元,则每公斤豆油的供应价格为8.8元。吉林省同时还由省物价局、粮食厅、监察厅等数家单位组成物价监督机构,每10天统一调度一次价格,以确保粮油供应价格的相对平稳。
湖北省的武汉、黄石等城市,去年年底恢复使用粮本。中小城市及县城依旧是市场供应粮食。粮本供应的范围主要是大专院校和部队,价格规定为早稻米1.36元/公斤。山东省于年初在济南、青岛、潍坊等几个大中城市开始使用粮本供应城镇居民的口粮。湖南年初恢复使用城市居民粮油供应本,规定每个城市居民每月平价供应粮食10公斤。
辽宁省去年底在全省范围更换了“购粮卡”,调拨了一批大米,以1.84元/公斤供应市场,并且可以使用1995年12月的面粉票证,提前一年在1994年春节期间购买豆油,价格为8.4元/公斤。

城镇居民粮油供应凭证重新登台亮相,居民们反应如何呢?湖南省的一位同志说:粮证今又来,风韵不再存。
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位居民说:“本子是发了,可很少有人使用。用本子在粮店里买粮,粮价是比市场上低一点。大米1斤能便宜一、两毛钱,可米质差!粮店里的好大米3.4元/公斤,市场上价格也差不多是这些。本子发下来,对心理起些稳定作用,实用价值不大。”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位居民从消费者的角度说:“湖北省有很多城市发了粮本,但是老百姓基本不用。大专院校的学生可能吃本子上的米。我们家的楼前楼后,卖米的农民围着楼转,价钱稍微贵一点也愿意,因为米的质量好,也方便。”
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位居民从粮食流通渠道谈了自己的看法:“福建产粮区也恢复了粮本,我看主要是为了限制一些粮贩子从当地粮食经营部门套购粮食贩卖。粮本可证明购粮人是自己消费而非倒卖。粮食地区间的差价太大,如果盲目流动,价差所形成的巨额利润(其中包含政府给居民的财政补贴——记者注)就流进了粮贩子的腰包。用粮本购粮,在一定程度上倒是起到了限制粮贩子的作用。”
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位居民从维护市场秩序、平抑物价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想法:“说实在的,老百姓理解政府的一番苦心,市场物价太高容易引发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不过,粮本发了以后,老百姓反应平平。除了生活的确困难的人家,一般的并不在乎。”
记者通过有关渠道了解了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8个没有实行票证的城市居民对粮本的看法,他们认为:
一、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为几毛钱的差价去买孬米吃。上海的一位居民说:“上海曾经用粮油凭证买油,现在大家已不使用这个凭证了。因为,很多人家已吃瓶装的精炼油。”
二、粮本的重新实行是政府为确保城市部分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是为老百姓着想,对低收入者起到了心理安慰作用。

以上情况告诉我们,近来出现的粮证现象和过去的粮票本质是不同的。首先,目的不一样。过去是用来对粮食进行纯计划性的分配,粮票几乎是市民口粮供应的全部;现在主要目的只是用来稳定市场价格,保护低收入家庭的利益。其次,发放的范围不同。再次,作用也不一样,目前这种粮证使用范围是有限度的。不过,这种现象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供我们对我国粮食问题进行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题图照片为四川省汉源县稻麦轮作高产区黄洪安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