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文学和积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9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金台随感

  文学和积木
孙焕英
文学和积木,一个是有文化的大人的事情,一个是幼稚的小孩子的事情;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质:它俩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不知近年来从何日开始,文学和积木联系到一起了:第一,它们都属于玩活:玩积木,玩文学;第二,虽然它们玩得新奇,变幻无尽,但拆开来一看,就是那么几件东西。
比如说,有人得悉了一些伟人生前的几件故事。据此,便可以写出一本《×××的ABCD》。写出来一看,行情不错,于是,又来了一本《×××的DCBA》。你看,这不是像垒积木了么?比这还有高级的,不是题材的搬运,而是文章的码砌。混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写了那么几十篇文章。写文章太清苦了,得想点儿办法。于是,就凭这么点儿现货,一会儿在这家出版社出个《自选集》,一会儿又在那个出版公司弄个《精选集》,这里参加个“系列”,那里混入个“丛书”……几十篇的文章,可以倒腾出十个八个集子,你说这文学积木玩得多精彩?
以上这些积木玩的,因属“个体”,只能算小玩。要说大玩,大概要推印刷出版部门了。几本名著,几个名家,翻过来,倒过去,套书变集成,大本变袖珍,横排变竖排,校注变释译——出版社变成了版出社,文学编辑变成了版本设计!
为什么近年来文学界不少人热衷于玩文学积木呢?可以说是文学队伍的浮躁,可以说是商品大潮的冲击,归根结底,还是名利使然。虽然就那么点资本,但通过玩积木,可以变成著作等身的大家名人。一篇文章,拿一次稿费100元,拿10次就1000元。这个帐还用算?谁说所有作家都在盼望著作权法?如果真的实施著作权法,这文学积木,还能如此这般地玩下去么?
文学变积木,是文学的异化;文学积木虽然玩得花哨,但那是文学的虚假繁荣,或曰泡沫文学。玩文学积木者,虽然有术,但却无功,更是无益。我敢说,文学积木的玩家,虽然能多出几本书,虽然能多挣几块钱,但他们终究不能建造起真正的文学大厦。如若不信,等着看,用不了三年五年,他们的作品便会上特价书架或去地摊上“优惠”处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