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努力占领经济制高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0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

  努力占领经济制高点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9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1685亿元,比1978年增长6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460元,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2位上升到1993年的第9位。全省国民经济增长中,依靠科技进步因素的比重达35%左右,工业新增产值中2/3以上是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农业仅实施“星火计划”一项,累计新增产值就达20多亿元。实践证明了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我省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进一步克服资源贫乏的劣势,实现以弱胜强,就必须在科技上下硬功夫,做大文章,加速发展第一生产力,努力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一、提高认识,增强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科技意识。早在1984年,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以智取胜”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工作的决议》。1987年起,又在全省实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三百三千”计划。1991年,省委五届三次全会专题研究了科技工作,进一步作出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福建经济的决定》,制定并实施了旨在动员科技界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振兴计划》。1993年,在全省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会议上,具体制定了加快科技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并确定在全省实施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的科技十大项目。今年在省委工作要点中,又进一步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抢占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制高点。我省还开通了省领导与科技界直接对话的渠道,请科技界的专家、学者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出谋献策。10年来已先后举办100多次“科技月谈会”。
二、深化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调整科技发展政策,打破了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在科技运行和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路子越走越宽。现在,省级科研机构70%左右的科技人员已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全省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已连续八年超过1000项;农村成立各类技术经济承包集团130多个。1986年以来,全省科技成果应用率已接近60%,比改革开放前增长1倍左右,其中1316项科研成果经推广应用累计新增产值76.2亿元。
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迫切要求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型体制,建立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科技运行机制。这方面,福建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大部分科研机构与大中型企业联合,或直接进入大中型企业,鼓励科技机构建立技工贸实体,发展科技产业,参与市场竞争,并确定一批省级重点科研机构,在科研经费和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
福建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1/7是福建人,海外华侨华人中有大量闽籍科学家,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要采取灵活措施,吸引他们为家乡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抓住“龙头”,带动经济科技的全面振兴。加快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重要产业、重要生长点上率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经济科技的全面振兴。就福建而言,要牢牢抓住三个“龙头”:一是区域“龙头”——科技先行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闽东南集我省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台商投资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综合改革试验区、沿海开放区于一体,把闽东南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繁荣带,带动全省的发展。二是产业“龙头”——技术创新培植支柱产业。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围绕我省石化、电子、建材、林产化工等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开展联合攻关,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进关键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人才,搞好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支柱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使支柱产业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物资投入主导型向科技进步主导型的转变。三是科技“龙头”——加速发展高新技术。目前,福建有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与火炬计划项目有238项,1994年产值达35亿元。但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不够快。下一阶段,要下大力气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力争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高效节能技术、新型材料和海洋资源利用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新的成果。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与火炬计划项目250项,重点扶持10个产值上亿元的高新技术项目,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