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多献出一份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1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多献出一份爱
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刊登上海市办好孤儿院和社会各界关心孤儿问题的报道,目的在于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孤儿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唤起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孤儿成长。
孤儿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地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孤儿。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0万名孤儿。这些孤儿大多弱小多病,不少还有残疾,他们无父母慈爱、无家庭温暖、无独立生活能力,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我们国家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解决好孤儿问题还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和保护孤儿的生存、生活权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圆满地解决了战争遗孤、自然灾害和社会自然形成的孤儿问题。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各级党和政府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孤儿成长。现在,由各地政府拨款兴办的社会孤儿院、社会福利院共有1200多所,集中收养了近两万名孤儿。与此同时,社会各界或是兴办福利机构,或是捐款捐物,也向孤儿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去年4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特地为社会福利机构组织开展的全国“助孤计划”题词。在中央领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孤儿成长”的号召下,首都几十家医院对孤残儿童进行抢救性治疗,上海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好心人抱一抱孤儿”的志愿者,天津开展了“除夕我们与孤儿共度”活动,杭州制定了“天堂援孤计划”,无锡成立了“爱心同盟”,佳木斯市进一步完善了“温暖工程”……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一个关心孤儿成长的良好风气,正在全国各地兴起。
毋庸讳言,在孤儿问题上,我们有些工作还不尽如人意。有的地方孤儿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有的地方对孤儿的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还有些地方缺少康复设施,致使残疾孤儿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康复等等。然而当前最突出的问题还是:逐年增多的孤儿同各地福利设施(主要是孤儿院、福利院)严重不足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各地政府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适当增加福利经费,兴办更多的孤儿院、福利院、康复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增加孤儿的收养量,同时提高收养孤儿的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孤儿问题既然是个社会问题,就要社会共同来解决。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助孤活动。
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孤儿数量过快增长。产生孤儿的原因很多,有历史的、社会的,有经济的、政治的,还有文化习俗和人类自身繁衍上的原因。我们要从产生孤儿的根源上,采取预防措施。据了解,我国现有的孤儿中相当一部分孤儿并不孤,他们有父亲,有母亲,只是因为父母遗弃,才使他们成为“孤儿”。这些父母,或是重男轻女,或是嫌弃残疾,或是双方离异,将亲生子女推向社会。对他们,单位要教育,社会要谴责,有关部门要采取强制措施,使其承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对那些拒不承担抚养义务的还要通过立法,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只要我们一方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孤儿数量的过快增长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为孤儿问题的解决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爱的读者,当你在假日里带着孩子在公园里尽情游玩的时候,当你为你的孩子点燃生日蜡烛、合家唱起“祝你生日快乐”的时候,你可曾想到那些没有父母疼爱的孤儿,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让我们发扬革命人道主义,向他们也献出一份爱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