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各种原因,部分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还有一些困难,为此,国家及各地政府每年拨巨款帮助困难企业及职工温暖进家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10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各种原因,部分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还有一些困难,为此,国家及各地政府每年拨巨款帮助困难企业及职工
温暖进家门
本报记者费伟伟
帅新华哭了。
不到两年时间,这位江西铜鼓县城郊林场的退休女职工,先是送走了患病的丈夫,接着又送走了患病的儿子。后来儿媳又不辞而别,抛给她三个孙子。
当“送温暖”慰问团顶风冒雨把300元慰问金——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吃饺子钱”——送到她手里时,这位坚强的老妇人不禁泪流满面。
从1991年起,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发动各级工会组织为困难企业及职工“送温暖”,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全社会参与的重大活动,在全国人民心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十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世人共睹。当我们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不能不看到,近年来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逐年增加,约有300万职工待岗放长假。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些生活有困难的职工。银行贷一点,各地政府财政拿一点,工会、劳动部门帮一点,企业筹一点,这是近几年来开展“送温暖”活动落实资金的主要做法。
据了解,1992年至1994年3年元旦、春节前后,劳动部用于“送温暖”活动的资金累计达4亿多元。今年,各级劳动部门“两节”期间在正常发放失业和养老保险金的情况下,又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2亿多元,帮助了215万困难职工;还有16个省市的社会保险机构从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中拿出3.3亿元给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
和劳动部一样,今年各地用于“送温暖”活动的专项资金也都大大超过了往年。截止到3月中旬,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及铁道部门汇总的情况看,用于“送温暖”活动的资金达6.593亿元。有关人士说,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加上中央有关部门支出的困难补助,总额在10亿元以上。
为保障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党中央、国务院在各地、各部门总结近几年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做法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与《劳动法》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草案,目前已初步拟定。有16个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了保障职工基本生活的文件。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由地方政府贴息,工商银行共贷款11亿元,用于发放困难职工基本生活费。
有些地方政府还建立了专项基金,帮助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辽宁省14个市已有12个市建立了“送温暖工程基金”,定期向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金和口粮,效果很好。
社会需要送温暖,更需要标本兼治的“供暖系统工程”——再就业工程,即重点对失业6个月以上、有再就业要求的失业职工,以及分流出来6个月以上、基本生活无保障的企业富余职工,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再就业。
4月24日,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在全国实施“再就业工程”座谈会上宣布,今后5年,劳动部门将通过推广试点、全面实施、总结完善三个阶段的工作,组织1000万名长期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参加“再就业工程”,力争使其中800万人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起市场经济下扶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的新机制,使长期困扰企业深化改革的富余职工分流和困难职工安置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从1987年到1994年8年中,有关部门通过大量艰苦工作,使领取困难补助金的300多万失业职工中的200万人再就业,而今后5年的任务则是800万。任重而道远,继续以“送温暖”的满腔热情投入这项艰巨而不平凡的事业,是全社会的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