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小心商标误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10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经济茶座

  小心商标误区
李有科
前一段时期,不少报道说:“CI之风登陆”。不错,作为“企业识别”的CI策略,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界有识之士所运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商标战略。
然而,尽管宣传得很热闹,现实情况表明,这种“登陆”仍只是小规模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身后,商标注册工作仍是步履蹒跚。以福建的闽西为例,全区数以万计的企业,仅有不足5%的企业拥有注册商标,1994年最多申请注册商标的县市是龙岩,也只有33件,全区只有90多件。
福建闽西有一家酒厂,酒质上乘却无销路,为何?没有自己的商标。找人联营,几年来挂厦门某酒厂的商标,大头利润拱手让给人家。幸好醒悟得早,自立旗号申报商标,很快就赢得了市场。那几年的损失已无法挽回。
作为盛产名茶的闽西,没有一个响亮的商标,多少年来,数百万吨的好茶叶被外地人购运走,装进他人的商标包装里卖高价。可以说,对商标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认识,是企业发展中一个很大的误区。
在市场逐鹿中渐渐领悟到这一点后,在申请注册商标和宣传上,也要防止步入某些误区。
误区一:由领导凭一时热情拍脑袋定商标。商标在选择、设计、申请注册、使用等等环节都充满了艺术性和创造性。娃哈哈集团公司为了一个上口易记易传的商标,花费重金先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名称,然后组织30位专家对应征名逐一论证,最后选定来自新疆民歌的“娃哈哈”三个字。不少企业的商标至今仍是上交给领导定夺,由于对商标缺乏深入研究,贸然定下的商标名称或给人印象不深,或和别人“撞车”。
误区二:宣传不在点子上。产品宣传重在商标宣传,如“太阳神”、“健力宝”等所做的广告,有强化商标的图形和名称的宣传,不必过多吹嘘质量和突出总经理的名字。顾客买东西谁关心总经理是谁?
误区三:自恃质量高、牌子好,“酒香不怕巷子深”,注了册不宣传。福建龙岩有一家企业,产品质量不错,牌子也好,当产品畅销时,厂长说:“不愁销做什么广告?”当产品滞销时,厂长又说:“没有钱做什么广告?”结果,商标虽好,影响很小。
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缺少的武器,商标的设计和运用,同样也离不开强烈的市场观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