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重塑全球金融秩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18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重塑全球金融秩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萧琛
今年国际金融市场险象环生
今年是世界金融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近年来世界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整合和全球电子高科技交易手段等向传统国际金融秩序发起了猛烈冲击。
去年12月29日,墨西哥政府为避免国际支付危机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一度导致比索对美元急剧贬值60%,并在今年1月10日创下了一天内贬值11%的惊人纪录。2月25日,已有233年悠久历史的英国投资银行巴林银行,仅仅因为其一家分行负责人出现问题,便导致了这一金融大厦的易手。年初美国证券市场也发生动荡。3月底股市比1月底下降342.40点,降幅高达8.6%,而4月5日一天又反弹82.06点,创下近4年反弹最高纪录。11月份,美国股市则突破5000点。美元对日元先贬20%后升30%的所谓的戏剧性波动,也是外汇市场上前所未遇之事。11月2日,日本大和银行因分行违纪丑闻在纽约被美国勒令在3个月内撤出美国一事,成为这两个经济大国金融关系史上的一件轰动性新闻。
世界金融动荡由来已久
世界金融市场反复无常风波迭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覆盖全球的电子金融交易网络在高效率促成巨额交易时也为世界带来各种新风险。几乎纯系投机的高度电脑化的套利基金对汇率、利率变动的影响已超过各市场中央银行的干预能力。这些基金的规模约在500—750亿美元,但因其所控资产的借贷能力,随时都可以膨胀到5000亿美元之巨。
高度电脑化的“衍生工具”也在加剧当今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这类“期货”、“期权”交易极其复杂,这无疑会给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管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目前衍生资本的“名义价值”已经高达17万亿美元,银行持有的衍生资本的评估价值已相当于银行自有资本的2/3。
自51年前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来,美元虽然一直是国际储备的中心货币,但最终支持该货币的美国的相对金融实力却愈来愈难以与之相称。多年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常年逆差,累计外债已超过7500亿美元。
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展望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投资一直主要流向成熟市场,主要渠道是官方借贷或其他政府担保等方式。随着冷战结束,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过程已经启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正在整合,多元化的国际投资组合已开始流行。半个世纪前建立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协调机构,在全球融资机制电子化、市场化的条件下已显得力不从心。当今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种种弊端,实质上是源于无序。
1985年广场协议和1987年卢浮宫协议只提出了一种松散的汇率联合干预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政策协调方面显得能力薄弱,7国集团内部的相互监控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因而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国际联合干预的能力有限而收效甚微。为挽救墨西哥比索危机,美国和国际金融机构曾拟用500亿美元巨额贷款,但仍感速度不快、力度不足,难以起死回生。
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今天,应该是回顾国际金融的结构性问题的时候了。目前酝酿中的改革建议包括:1.加强IMF在外汇管理和政策协调方面的功能,7国集团应当能在IMF执行董事会上进行“集体监控”,IMF还应该扩大资金来源和创造新的融资机制。2.建立“预警系统”和加强监控。国际金融监控权威机构——巴塞尔银行业监控委员会已建议就资产负债表以外的科目以及其他国际业务的资本要求条款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3.酝酿设立“目标浮动带”,确立“潜力均衡汇率水平”,成员国货币只能在其上下10%的范围内自由浮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