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排雷英雄和他的妻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排雷英雄和他的妻子
李石元张跃明凌耀南
中越边境的大排雷行动已经结束,可排雷官兵们一桩桩感人肺腑的事迹,依然在祖国的边陲传颂。
最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广西军区召开的排雷功臣表彰大会上,排雷队队长刘凤飞和他的妻子江小荣同闯“生死线”的高尚情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1993年初,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排雷行动在中越边境拉开序幕。驻广西边防部队将在中越边境数千公里的雷场上排除近百万枚地雷,以营造一个和平友好、繁荣安宁的边界环境。
广西边防某团奉命组建排雷队。一天,团领导正在研究谁当队长的问题,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报告”,随着宏亮的声音,一位精干的上尉军官站在了团领导面前。他是工兵参谋刘凤飞,前来请求参加排雷队。
刘凤飞是南京工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10年前志愿到广西边防。他10多次被评为先进干部、优秀党员,还两次荣立三等功。
在部队调整精简中,刘凤飞已被列为编余干部,准备转业。他学的是土木工程设计专业,部队驻地的防城港市好几个建筑单位争着高薪录用他。
“身为军人,关键时刻哪能向后转呢。再说,我是工兵参谋,排雷是我的本行。”刘凤飞把理由摆得十分充分。
团领导为刘凤飞主动请战的精神感动了,决定把排雷队队长的重任交给他。
刘凤飞的妻子江小荣是防城港市一家罐头厂的普通女工,她理解丈夫的选择。排雷队要出发了,江小荣天没亮就起床为丈夫打点行装。她抱着两岁的女儿为刘凤飞送行,一遍遍嘱咐着:“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雷场很危险,你千万小心。”
刘凤飞一心扑在雷场上,几个月难得回一趟家,江小荣挑起了家庭重担。罐头厂离家几公里远,江小荣每天天未亮便起床煮好饭菜,收拾家务,然后骑着自行车到厂里上班。下班后又要忙着买菜、煮饭、照料女儿和老奶奶。
生活负担使江小荣的身体一天天消瘦。厂里的同事说:“你太苦了,让凤飞回来帮一把吧。”江小荣摇摇头:“哪能让他分心呢。”
江小荣万万没有想到,在丈夫与死神顽强拚搏的时候,死神竟无情地向她袭来。
一天,江小荣下身突然大出血,昏倒在机器房。经专家会诊,她患的是子宫绒癌,已到中期。厂领导马上送她到南宁肿瘤医院。
团领导知道江小荣患癌症住院后,立即命令刘凤飞到医院探望。
面对脸色苍白的妻子,刘凤飞痛责自己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一年多来,妻子先后几次住院,他都因排雷脱不了身,没能回来看望。这次也许是妻子最后一次住院,刘凤飞决定陪伴她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妻子的病情稍为稳定了。那些天,排雷队开进了北伦河畔的雷场,准备实施大面积爆破作业。这是出入国境和边贸的重要口岸,地形复杂,险雷很多。想到自己的责任,刘凤飞坐立不安。
江小荣叫刘凤飞坐到床前,平静地说,“凤飞,我想好了,雷场的事要紧,那里同样有人在与死神搏斗,你回去吧。地雷排完了,群众高兴,我也光荣啊!”
听着江小荣的话,面对死神也不皱眉的刘凤飞,抚摸着妻子纤细的手泣不成声。
刘凤飞忍着悲痛,带着妻子的嘱托,返回了雷场。
去年5月24日,刘凤飞带领排雷队进入垌中23号界碑雷场排雷。这里有条通往国外的小道,雷场异常复杂。一次,刘凤飞和4名战士在前面探雷。雨后的山野,坡陡路滑。战士谢飞一脚不慎,触响了一枚未探明的地雷。刘凤飞和三名战士倒在血泊中。
几天后,刘凤飞从昏睡中醒来,发现妻子坐在床前,他安慰说:“小荣,我没事的,排雷就要结束了,边境人民过上和平日子,应该高兴啊。”江小荣点点头,两双滚烫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附图片)
图为排雷英雄刘凤飞和妻子江小荣在领奖台上。 农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