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法国大选与法非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12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法国大选与法非关系
本报记者顾玉清
5月7日,法国总统大选揭晓,保卫共和联盟候选人、巴黎市长希拉克以52.8%的赞成票赢得最终胜利。从非洲国家尤其是法郎区国家对这一结果的反应来看,好像了却它们多年求变的心愿。
从法国总统大选一开始,非洲国家就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原因在于,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实的,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法国与非洲国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历来将非洲视为支撑其大国地位的“前沿基地”,推销制成品的“大市场”和获取自然资源的“蓄水库”。而非洲则想通过法国的努力,使其它西方工业国家增加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帮助它们摆脱困境,走上发展的道路。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爱丽舍宫易主将对法非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
今年3月份,也就是法国大选初期,《青年非洲》杂志就关于法国总统选举,在非洲27个国家的500名读者中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在最具实力的3位法国总统候选人中,希拉克的支持率高达62.8%,而若斯潘和巴拉迪尔只分别为20%和13.2%。这除了希拉克是属于“忠诚”的戴高乐主义派外,人们大多认为他“讲究实际”,比其他候选人更了解非洲。这不仅因希拉克曾说过,在非洲,尽管民主化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多党制仍是“一种奢侈的方式”,“包含了某种危险”等言论得到验证,更重要的是,他在此次竞选中多次强调,要增加对非经济援助,将法非合作关系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民意测验的结果也从另一方面表明,14年来,法国社会党在非洲推行的政策效果不佳。
首先,密特朗总统曾倡导的对非“经济援助与民主化进步挂钩”的作法,如同一场“风暴”,在非洲大陆造成动荡与混乱,反而阻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其次,去年,法国背着非洲国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商定,突然宣布将长期与法国法郎保持固定比率的非洲法郎贬值50%,法国的形象因此受到了损害。
其三,法国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历来是承诺多,实际行动少。近年来,法国对外发展援助仅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56%。
对于希拉克入主爱丽舍宫,非洲国家,特别是法郎区国家确实寄予了希望。从阻止其它西方大国向非洲渗透和保护国外市场两方面的需要看,法国新政府不会轻易放弃非洲,法非关系只会加强,而不会被削弱。此间舆论指出,非洲国家今后主要是要依靠自身的发展,因为法非之间不存在绝对的亲密关系,而是一种利益关系。(本报阿比让5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