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津市:农地制度辟新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12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津市:农地制度辟新径
本报讯湖南省津市市改革土地经营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目前全市已有15万亩土地分别以租赁、转包、转让、互换、抵押和入股等形式进入市场,占耕地总面积的75%。
在实施中,这个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三种土地流转模式。一是实行能人经营,以村为单位划分小区,在小区内竞选出遵纪守法、有技术、善经营的户主担任责任人,对田地实行联户经营;对无人承租的荒山荒地荒水,乡镇公开招聘能人进行开发。二是实行“两田”经营,即按人头分配0.4亩口粮田以确保口粮自给,余下的效益田进入市场招标租赁。三是实行规模经营,由种植大户租赁大片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全市现有承担百亩以上土地的种田大户47户,雇请农业工人2300多名。
土地的合理流动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再一次激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情,许多农户争先承租土地。除粮棉油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外,全市还形成了47个蔬菜、藠头、蚕桑、茶叶、食用菌专业村,其中白衣乡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藠头生产基地,年出口头3000吨,全乡85%的农户从事藠头种植加工业,今年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
津市农村土地使用向集约化转变,成功地剥离农村剩余劳动力3.2万人,有力推动了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江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