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党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18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全会《决定》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党建
刘永富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我们党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根据这几年我们房山区委党建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使党的工作与发展生产力“接轨”,才能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建设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确立正确的组织路线的前提,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这是我们党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因此,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首先就要搞清楚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从而明确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现在,一部分党务工作者在新形势面前发生困惑,产生了“不好干,不想干”的思想,其原因就在于此。小平同志说:“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表明,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在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它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的最大利益,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因此,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不能离开这个中心就党建抓党建,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而是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去开展各项工作。
党的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正逐步在全党形成共识,但党建工作的某些方面,还适应不了已经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我区组织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大致有如下一些情况: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知识水平、领导水平,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亟待提高;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问题;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有的地区和单位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的现象还严重存在;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特别是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严重侵蚀着党员和干部队伍。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严肃认真、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除了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外,还应注意和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国的事情能不能搞好,关键在共产党。有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有了一套科学的理论,还必须有一个好的党。这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虽然是党的“神经末梢”,但十分重要。正如江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工程’”。我区一些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经验也一再证明,只要党的建设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党的领导真正坚强有力,一切复杂的矛盾和困难都可以解决。要坚决克服和纠正把经济建设和党建工作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坚持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
——要致富先治本,选好带头人。常言道:“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广大农民群众希望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具备“三种头脑”,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懂政策法令的政治头脑;懂经营会管理的经济头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头脑。选拔好一个农村党支书十分关键,这一岗位应由肯干、会干、能吃苦、能吃亏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担任。
优秀人才从哪里来?决不能全靠从上级单位调拨,主要靠当地党组织大力加强乡村干部的培训工作。这几年,我们深深感受到,要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乡村干部的培训工作是一项紧迫而突出的任务。1994年,我区组织了1638名干部参加了经济体制改革、计算机、外贸外经和市场营销培训班,对于提高乡村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促进他们的知识更新收到了显著成效。
——要处理好“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上总会有差距的,但如果老是少数人富,而多数人富不起来,那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小平同志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鉴于以上这些认识,为了帮助后进村尽快脱贫致富,探索“先富带后富”的路子,区委组织实施了“平、山结对子”工程,在平原经济发展先进村与山区经济发展薄弱村之间,牵线搭桥,当好“红娘”,使他们在班子能力上取长补短,在自然条件上优势互补,在经济利益上互惠互利。到目前为止,已帮助66个平、山乡村喜结良缘。现在,有的“对子”已经签订了全面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有的开始着手共同兴建工业小区;有的已经联合开发商业和建筑市场。“结对子”的工作已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在农村,特别在贫困山区,鼓励农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一项富民政策,对此,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和怀疑。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是同集体经济的实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集体家当很弱,办什么事都要向上级或农民身上伸手,那么,农民就看不出集体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对所在党支部,甚至整个党的形象都会有损,农村基层党的组织也就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我区首富村韩村河与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的窦店村,都是以集体经济为基本的所有制形式,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的经济运行机制,走向共同富裕的两个典型。他们富了,集体经济雄厚了,能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在工作中时刻想到还没有富裕起来的地区和群众,十分乐意地与贫困山区结对子,千方百计帮助这些农民兄弟也尽快富裕起来。韩村河的党委书记田雄同志说:“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何况咱是共产党员,光自己富了,乡亲们仍然受穷,算什么本事?还算什么共产党?”他这种博大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但话又得说回来,如果韩村河等村子自身家底很薄,甚至像十几年前人们所称的“寒心河”那样,它又拿什么去帮助更穷困的山区农民呢?!当然,发展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起。
——要切实加强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加强私营企业党的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抓好私营企业中党的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是前提。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的主要领导要彻底克服那种“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抓不抓无碍大局”和“私营企业建不建党组织无所谓”的思想,充分认识在私营企业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几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本着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原则,在私营企业中合理设置党的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建设。我们也充分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职工队伍将不断扩大,这支队伍中聚集着各方面的人才。积极慎重地把私营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壮大私营企业党的力量,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必将带来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带来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才能适应这一转变。否则,难以担当起领导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