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作风上的“假”也要“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18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作风上的“假”也要“打”
黄文
时下,一些地方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少地方和部门,采取措施,对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进行了有效、严厉的打击。无独有偶,笔者发现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在工作作风上也存在一种“假冒”、“伪劣”行为。他们虽然在文件里、口头上高喊实事求是,但在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时,却把实事求是丢在一边,往往是成绩经验一大堆,问题缺点一点点,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更有甚者,少数干部信奉“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信条,大搞“虚报数字求升官”。有的地方和干部为了标榜“政绩”,在工业产值特别是在乡镇工业产值上,虚报浮夸;在出生人口和基建投资上,隐匿瞒报;在粮食产量、农民人均收入、物价指数方面,虚报或瞒报。
这种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行为比起商品生产、销售上的假冒伪劣行为,其危害性更大、更严重。首先,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与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背道而驰的,是一种严重干扰、破坏党的思想路线的错误行为。其次,这是一种政治上的不道德行为,在群众中影响很坏,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三是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给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这种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作风,害国害己,贻误党的事业,其实质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消极腐败行为。
当前,这种不良作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所滋长,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个别领导干部私心和虚荣心作祟。他们不是立党为公,而是以权谋私;他们急于求成,好大喜功;他们不是脚踏实地干事业,而是热衷于“数字升官”。为了突出个人的“政绩”,骗取荣誉和信任,得到提拔和重用,他们往往夸大成绩、掩盖问题、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为了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不但要严厉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而且更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工作作风问题实质是党性问题、世界观问题。治“假”的根本是增强党性,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此,必须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与此同时,要有切实有效的群众监督。要大力提倡和鼓励人们讲实话、真话,广开渠道,创造一种民主监督的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要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不被虚假数字、虚假“政绩”所骗。对于那些弄虚作假者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或者摘掉其“乌纱帽”,使其吃些苦头,接受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再“弄虚”,也不敢“作假”,对于情节严重者要给予党纪国法的惩处,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