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科技特区”花香果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1
第1版(要闻)
专栏:《迎科技大会展世纪宏图》

  “科技特区”花香果硕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述评
本报记者陈祖甲
被称为“科技特区”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88年诞生以来,几年时间,百花飘香,果实丰硕。目前,全国经国务院审批建立的高新开发区52个,加上地方自建的,已经超过100个。1994年,仅国家批准的高新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接近1000亿元,其中80%以上来自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这个数字不能不让人振奋。
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能量,感到需要抢占高新技术这个制高点。如果把这个制高点放到经济主战场上,便能以高屋建瓴之势,带动提高综合国力的全局。发展中华民族自己的高新技术及产业,培育未来新生产业的生长点,正是我国在21世纪兴旺发达的关键。
80年代,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到1989年底,世界各国建立各种科技园区达500个之多,目前已发展到上千个。根据这样的形势,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明确地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我国将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创造局部优化环境。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诞生。随着火炬计划的实施,陆续建立了一批“科技特区”,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吸引大批科技人员,探索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型运行机制,取得诱人的硕果,为全国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起了示范作用。
据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等有关部门的最新调查,目前,一些高新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北京开发区以世人瞩目的中关村一条街为代表,开发电子信息产业。成都开发区以现代通讯和生物技术为特长,开发支柱产业。在高新开发区内,涌现出152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如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成都中科院地奥制药公司,沈阳先达集团公司等。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运行机制好,起到前导作用。
按照火炬计划,我国高新开发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领域的新兴产业。这有力地促进了各地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西安市1994年比1993年新增工业产值25.1亿元,其中26.2%来自高新开发区;哈尔滨市的高新开发区在全市新增工业产值占到57%。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搞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新开发区“边开发,边辐射”,使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老树抽新枝,旧貌变新颜。凡进入高新开发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都焕发新的生机。沈阳、哈尔滨的高新开发区,让高新技术切入大中企业,探索了一些改造传统产业的模式。沈阳的“一厂一角”模式,就是在大中企业的某个部分,建立一个新的企业,理顺产权关系,采用新的现代经营管理机制,开发一项或几项高新技术。目前已有这类企业130家,开发240个高新技术成果,共创产值2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同传统技术成果转化一样,需要像孵小鸡那样有一个孵化过程。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一步。于是,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中试条件等多种服务、培育企业家和专门人才的创业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据统计,到1994年底,全国建立了73个创业服务中心,其中90%以上设在各个高新开发区内,正在孵化的企业近2000家,高技术2000多项。在成都高新开发区盖起27000平方米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大楼的皮克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几个青年科技人员辞职办起的电力电子研究所。到1991年,他们眼看难以为继,便带着项目构想、少量资金和样品进入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心为他们提供生产场地、后勤、通讯、交通等服务,办理各种有关手续,协助收集信息、开拓市场,提供必要的资金,排除了科技人员开发项目的干扰。仅用3个月时间,他们开发出一系列高效节能大功率焊接设备和快速充电设备,产品接近90年代国际水平,当年实现产销收入100万元。羽翼丰满,科技人员从创业服务中心“毕业”,成立皮克公司。1994年产销收入超过亿元。高新开发区的良好社会、开发、政策环境以及为科技人员施展才能提供舞台产生的明显效果,形成了一股天然的凝聚力。各方科技人员从国外回来,从大院大所走出来,到高新开发区一展宏图。出国留学、又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朱亚农博士,放弃丰厚的待遇和优良的工作环境,在西安高新开发区找到施展才华场所。他与邮电部10所合作,仅用两年时间,开发出SP—30超级程控交换机,技术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预计1995年产值可达2亿元,3—5年后可超过10亿元。几年来,西安和哈工大开发区分别吸收了50多名和70多名留学归来的学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
高新开发区本是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之所以能顺利发展,是因为顺着历史潮流,对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机制作了大胆探索,创造局部优化环境。国务院在1991年批准实施国家高新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各地区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开发区实行精简、集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各企业实行“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模式。这几年,在产权方面,推进了股份制,改革企业管理和经营机制;在分配制度方面,打破大锅饭,企业在特定的原则下,自行确定工资分配、奖励和津贴制度;人事制度方面,普遍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工作人员聘用制”;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有的开始实施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9类保险业务。改革,优化了环境,使高新技术产业逐渐绽露出芬芳馥郁的花蕾,结出丰硕的果实。
如今,高新开发区出现新的形势,一些经济、人才、信息相对密集的地区,逐渐扩大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它们以交通干线,海岸线,江河入海口为依托,向周围滚动辐射高新技术,出现了苏锡常、珠江三角洲、齐鲁、关中、京津塘等新的开发带。据专家们预测,到本世纪末,这种趋势将继续扩展,沿长江、环渤海、东南沿海和欧亚大陆桥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域,将在神州大地建成。中华经济腾飞不再遥远。
(附图片)
压题照片:沈阳南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外景。李长捷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