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依靠科技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

  依靠科技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
贵州贫困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但科学技术落后是最根本的一条。自1986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注重了提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使我们逐渐加深了对科技扶贫的认识。回顾近些年来的科技扶贫,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建设“三支队伍”。只有抓好农民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我们在抓基础教育的同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学科的办法,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逐步培养和造就了“三支队伍”。一是建立了一支能起传、帮、带作用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全省达36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4%;二是造就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农民技术员队伍,有48474人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考试考核评定,获得了农民技师、助理技师、技术员职称;三是形成了一支以村组干部和营销人员为主的农村经营管理队伍,近100万人。这“三支队伍”,既是农村学科学、用科学的带头人,又是传授普及农业适用技术的“二传手”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生力军。对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二、大力推广“五突破”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振兴,必须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在我省财政困难、贫困面大、农民还不宽裕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费省效宏的举措。1988年以来,我省总结、推广了遵义地区普及“三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良种、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水稻“两段育秧”、冷烂田半旱式栽培和玉米、烤烟、油菜营养袋育苗移栽等五项农业适用技术的“五突破”经验,坚持继承传统农业的精华与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相结合,推动了农村科技进步。1994年与1988年比较,全省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面积分别扩大95%和1.24倍,杂交油菜由小面积试验扩大到207万亩,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面积扩大1.89倍,水稻两段育秧和半旱式栽培、玉米和烤烟营养袋育苗移栽、配方施肥等适用技术的推广面积扩大了几倍、十几倍。同时,科学养畜、秸秆氨化养畜以及网箱养鱼、机烘烟烤、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的推广有了较大的突破,林业新技术的应用、乡镇企业的技术革新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推广新技术过程中,注意办好示范点,实行典型引路。近几年来,我们采取技术、资金、物资“三配套”,技术干部、行政干部、农民群众“三结合”,全省每年实施400万亩以上粮食和经济作物高产示范工程,各地也举办各类农业适用技术示范样板。通过组织现场参观、验收和培训,农民亲眼看到了新技术的效应,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全省还下力气实施“温饱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以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温饱工程”,从1989年小范围试点、1990年开始大面积实施,已在边远贫困地区累计推广2978万亩,平均亩产增加粮食58公斤。
三、提高扶贫开发科技含量,建设支柱产业。进入90年代以来,在扶贫开发中,我们着力抓了支柱产业的建设。对一次投入、多次产出、长期受益的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努力增加科技含量,形成适度规模。目前,48个贫困县已建成桑园25万亩、茶园24万亩、油桐265万亩、五倍子28万亩、果园166万亩、中药材37万亩,养牛153万头、养羊174万只,并择优兴办了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既富民又富县的加工、采矿、冶炼和电站等骨干乡镇企业和县办企业。德江县投入扶贫资金100多万元建立天麻生产基地,1994年生产天麻77万公斤,总收入1800多万元。从江县充分利用本县土地资源和气候优势,全县已建成3.6万亩椪柑基地,有8万贫困人口种植椪柑脱贫。今后,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用科技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