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风筝会上看小品——’95重钢杯百优小品电视大赛决赛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0
第7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场

  风筝会上看小品
——’95重钢杯百优小品电视大赛决赛侧记
温大勇
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影响日大。前不久,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创委会、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等五个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剧协’95重钢杯百优小品电视大赛在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进行了决赛,更为风筝会增添了异彩。
潍坊小品热
戏剧小品是近些年来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甚至已经成为各种文艺晚会和电视台的“看家”节目。基于引导小品向更健康和更多样的方向发展进而振兴戏剧事业的目的,中国剧协组织了这次小品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全国各地推荐、自报的参赛作品500余件,从200部录像中挑选了70部参加复赛,最后邀请了39个参赛单位赴潍坊决赛。来自各个专业或业余演出队的朋友们携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齐聚潍坊,称得上是戏剧界的一次盛会。
这次参赛的小品形式不拘,既有话剧小品、戏曲小品,又有歌剧小品、哑剧小品、舞剧小品和相声小品。潍坊的观众们对小品大赛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尽管同时另有14台文艺节目,而5场小品演出仍然场场爆满。剧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良好的演出效果令戏剧工作者们感动。
实力的较量
在潍坊期间,无论是在演出队下榻的招待所里还是在剧场内外,都可以感受到浓重的竞赛气氛。从各地风尘仆仆赶来的演员们顾不上休息,也无暇上街观光,便一头扑在剧场里,走台、彩排、演出、观摩……各队领导除了操办演出道具、器材,还要抽空做演员思想工作、打探兄弟演出队的“军情”,所以多是一副心事重重的紧张神态。有的演出队临阵换将,有的演出队经费窘迫,有的演员抱病上台,有的演员拘谨得失去了平日的风采……这一切深深地感染了评委们,以致使他们在投票时不得不尽力排除感情因素的“干扰”。
这次大赛终究是实力的较量。决赛结果,北京电视台的《杨白劳与黄世仁》、空政话剧团的《温馨》、天津市京剧团的《水涨船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二娘开店》、北京军区话剧团的《二丫》、成都军区话剧团的《太阳鸟》、总政歌剧团的《沙海中秋》荣获一等奖,另有15个小品获二等奖,17个小品获三等奖。
业余不业余
或许因为小品是所有戏剧门类中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艺术形式,所以小品的创作、演出一直有众多的业余爱好者参与。这次获奖作品有不少是业余作者创作的,他们的作品并不比专业剧作家的作品差,甚至可能还更敏锐、更鲜活、更生活化。例如首都钢铁公司的干部黄安创作的《杨白劳与黄世仁》,巧妙地反映了时下债权人与债务人地位的倒错;总政话剧团的演员孙涛曾因创作《纠察》而荣获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小品大赛一等奖,这次又以刻画了良心未泯的个体户形象的《游戏机》一剧引人注目;魏金永是位文化局长,他创作的《老槐树下》表现出不低的文化品位。
业余演员在比赛中也有上乘表演:贵州凯里民族师范学校的师生在《补课情》中把师生之情表现得朴实真挚,青岛市的一位银行职员和一个小学生生动地塑造了两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潍坊一位个体户则将走江湖的盲艺人演得活灵活现。
可以说,这些编剧、演员虽是业余爱好者,但水平并不业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