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莫忘扫“农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2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莫忘扫“农盲”
郑艺
报载:上海市郊某村18岁至45岁的中青年农民中,不懂农业的占总数的37%。据调查,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一些青年农民,知道许多歌星、影星的爱好,精通扑克、麻将的多种玩法,但对农活却生疏得很,有的连24个节气都不知道;还有些就连日常最简单的施肥、锄地、病虫害防治等农活,做起来也很为难。
近几年,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扫盲活动的开展,农村中文盲少了,可“农盲”却多了起来。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是“农盲”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像一农村青年说的:我在家干农活一年所挣的钱,不如在广州一个月挣的多。因此留在广阔天地的务农大军往往是“386199”部队,也就是、妇女、儿童、老人。那些身强力壮的农民都涌向沿海地区,去当“打工仔”、“打工妹”了。
“农盲”的产生与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传播农业知识的很少。许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根本没有劳动知识方面的课程。家长也不愿自己的独生子女做力所能及的农活,而一味地让他们去奔升高中、上大学这条路。
扫文盲时必须扫“农盲”。首先是各地应该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稳定农业的政策;二是要下大决心,动员全社会像扫文盲那样在农村扫除“农盲”,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三是在目前客观条件下,应把机械化操作与传统农业耕作,把扫文盲与扫,“农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制定一定的约束制度,使“农盲”早日脱“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