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延安情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3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延安情结
艾克恩
在京的“老延安”对“娘家”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经常谈起,非常关心。“老延安”的后代及其广大知识青年,也都十分向往延安,延安精神已逐渐成为他们溶入血肉的一种潜在力量。不论老一辈还是新一代,他们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一片赤诚凝聚起牢固的“延安情结”。它像火炬,代代相传,光照千秋。只不过老一辈的“延安情结”,是来自他们亲身经历和直接感受,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而年轻一代的“延安情结”,则是来自他们对前辈理想的追求。
毛主席讲过,延安窑洞出马列主义。毛主席抗日战争时期的大量光辉著作,就是在延安窑洞里写成的。《延安文学》上登出法国女郎身背马克思像的彩照,令大家惊喜不已,感奋异常,无不交口称赞,真不愧为摄影艺术的一绝。它通过这位法国女青年的“马克思情结”,反映出当今世界一代青年人的向往和心态。从这幅作品的发表,足以看出刊物的灼热追求。
我所接触的众多“老延安”及其同辈人,也是念念不忘延安,向往、赞美、鼓劲。不少人甚至题词赋诗作画,其言豪放深沉,其情动人心弦。他们视延安为慈祥的“母亲”,亲爱的“妈妈”,难忘的“故乡”,幸福的“摇篮”和成材的“熔炉”。宛如游子回味孩童时代的生活一般,动心动容,情深意长。“延安色彩最单纯,黄土黄天飞白雪;莫道都穿粗布服,称呼同志一家人。”(李锐)这是多好的同志关系。“歌声响,号声亮,万人黄河大合唱。吃小米,住窑洞,大家都唱延安颂。边学习边劳动,兄妹开荒真高兴。我织布你纺纱,夫妻识字学文化。”(荣高棠)这是多美的革命大家园。延安条件虽差,环境虽苦,但“上山开荒,延河游泳,窑洞中读马列,延安生活是紧张而愉快的;波斯菊红,酸枣花香,汽灯下学跳舞,延安生活是美丽而不平凡的。”(力群)有的同志还把延安比喻为“一颗长青之树”(贾芝),“一盏最明亮的灯,一束最灿烂的花”(李纳)、“一首充满青春、欢乐、阳光和战斗的诗歌”(陈荒煤)。尤其在国难当头之际,“当年战火方酣,有书画琴枪共一鞍。纵忘餐废寝,但求真理,赴汤蹈火,不计衣冠。”(蔡若虹)衣冠“不计”,甚至牺牲流血也在所不惜。所以艾青说:“延河水哺育了千千万万人。”张光年说:“延安,培育了一代英雄的成长。延安,永远留在文艺战士的心中。”尽管老一辈“延安人”当年风华正茂闯天下,如今沧桑风雨雪满头,但仍然深深地思念延安,纵情地放歌延安。正如胡沙所说:“延安哺育我,我唱延安歌。”这歌最动听,这歌最含情。
独具匠心的诗人田间欣然狂草一个特大的“根”字,旁注:“我于1938年到延安,这对我一生的成长关系重大,永不能忘,故以‘根’题之。”萧军老人看后甚为赞赏这个“根”的妙用,连说:“水有源,树有根,延安的‘根’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离‘根’,不能忘‘根’的啊!”曾克写的“母亲的恩情永不忘”,贺敬之写的“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严文井写的“桥儿沟是我的故乡”以及李琦写的“回娘家”,也都引起萧老的感慨,马上提笔写下四行:“宝塔山头月,悠悠延水滨;匆匆一掉首,转眼四四春。”古元在他著名的延安宝塔山的版画下面,坦诚地写道:“延安,是我常常怀念的革命摇篮,抗日战争年代,我在延安生活了七年。在我生涯中,七年虽不算长,但对我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确立,以及我后来的思想、艺术道路,有着决定性的深远的影响。离开延安很多年了,但不论什么时候谈起延安,总是感到无限亲切。那是多么珍贵的一段经历啊!”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故意的渲染,而是直肠直心,直话直说,实实在在,本本分分,难怪罗工柳、彦涵、华君武、胡一川、钟灵等同志看了,都敬佩古元是诚实人说诚实话,足以反映出“老延安”的共同心声。
每每我看到延安老同志的这些手迹以及通过手迹所显示的崇高精神境界,我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和人格力量,确实感天动地,永载史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