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碧血换来满眼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3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碧血换来满眼春
王成勋侯敬华
游台儿庄旧战场,不能不去清真古寺一观,这是个整洁、肃穆、崇敬的去处。寺门两旁排列整齐的四块青石碑上,详细记载了这块圣地的过去和现在。读后,对古寺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能有详尽的了解。碑文尤其记载了在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中,数十万中华好男儿为夺回日寇侵占的这块圣地,不惜抛洒一腔热血。想想那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悲壮激烈的战斗场景,无不使人油然顿生一种回肠荡气的民族自豪感和浓烈的浩然之气。
步入寺内,一位头戴蓝帽的穆斯林吴姓教长,和言悦色地向我们介绍,自明代起,穆斯林即居在运河北岸,因信奉伊斯兰教,遂建清真寺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穆斯林世世代代围寺数十里而居,繁衍生息,至今已发展到数千人。在历史的变迁中,古寺曾几经兴衰。尤其一场台儿庄大战,日寇的枪炮给寺院留下重创,墙壁上的累累弹痕尚清晰可见,他用手指着一个个枪弹孔叙说着,这北殿西厢房是日军侵占后,在寺内设立的临时指挥所。为夺回此寺,我军组成敢死队,与日军展开拉锯战。由于日军装备精良,施放毒气,白日很难夺回。每到夜间,中华健儿们手持大刀,翻墙而入,与敌军展开白刃肉搏,多次把日军赶出寺院,直杀得七进七出,血流遍地。1938年4月6日,31师师长池峰城,指挥麾下精兵,毙敌200余人,一举将日军赶出清真寺,在中华民族抗战的光荣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由于战斗异常激烈,我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不少将士壮烈捐躯。一位北京大学入伍生,连司务长张增焕,手持大刀,在几番冲杀中毙敌七人,最终殉国,年仅20余岁。西讲堂的南墙上,已起取80平方厘米的密集弹痕,现存放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日军侵华的罪证。
讲堂门前的两棵柏树,在战火的摧残下,当时已秃头焦枯。令人惊喜的是,如今这两棵树已高达十米,树围三米,枝叶傲然,苍劲葱郁。只是树身上还留有弹孔,其中一树洞中尚嵌有一颗子弹,被游人用手摸得光滑发亮。枯柏逢春,再发新枝,是中华民族兴旺的体现,是中华男儿英灵不泯,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战后几经修复,如今清真寺院内石板铺地,正面五间讲堂,东西各有三间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水灵花门,门前抱柱出厦,金黄色的琉璃瓦、深红色墙壁,配以雕花油漆门窗,在日光照射下,溢金流彩,相映生辉。寺院西大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为穆斯林礼拜诵经的场所,殿内有阿拉伯文字,作为礼拜的导向。教长说,这是1984年后集资重建的新殿,1986年竣工落成,新殿雕梁画栋,明瓦陡脊,焕然一新。
就要离开清真古寺,重读东侧碑上吴修方同志撰写的祭文,心境又有一番不同:“日寇侵华,狼烟迭起,劫临台城。三八年春,国军李宗仁督师迎战,池君峰城之师血染古镇,数以万计将士为国捐躯,终以大捷震惊世界。”无怪乎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在民族英雄戚继光祠前,写下了祭吊先贤的《满江红》一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叫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酬千秋,蓬莱阙。”以身殉国的中华男儿们,你们的浩然之气将彪炳天地,千古留芳。
登上新建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北望中正门以西,商业大楼、宾馆、饭庄鳞次栉比;月河公园,波光粼粼,曲折蜿蜒;广播电视大楼的铁塔直插霄汉。西望高耸入云的南北双闸,滔滔运河水如玉带卧龙,横贯东西,水天一色。这无不使人亢然记起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如今的台儿庄岂止是昔日“甲于一邑”的重镇,在东方风来满眼春的今天,以台儿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谁能不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将会变成山东南大门的碧玉门户和明珠之城呢?
我们将告慰那些牺牲在台儿庄大战中的数万名英灵,你们的热血没有白流,荡荡豪气贯日月,滴滴热血化长虹,你们的精神将时刻鼓舞28万台儿庄民众,站在改革潮头,高歌一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单位:枣庄峄城区保险公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