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板子沟的脊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3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岗位上

  板子沟的脊梁
杨天宗
“我并不在乎自己挣多少钱,但是,我珍惜‘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重为村民办实事。”对四川省汶川县板子沟村党支部书记郭佈仙来说,这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漂亮的言辞,而是一种深沉的感情,一种备尝艰辛的实践。
1990年4月,村里老支书去世。谁来继任支部书记?当时,绝大多数村民都把希望寄托在当妇联主任的郭佈仙身上,上级党组织也支持她。恰巧这时,镇中学聘请她去作炊事员,月薪200元。郭佈仙心里十分清楚当支部书记,有时连20元报酬都难以领到。想着离异后家里由自己抚养的孩子和年迈的双亲,她有些动摇了。“在这种时候,我确实也犹豫过”,她说,“但是我不能让眼巴巴盼望我的父老乡亲失望。”
板子沟村分河坝、半山、高山三类地形和气候区,终年阳光充足,日照射平均达4.8小时以上。对于种植秋淡蔬菜十分有利。过去,村里曾通过县农牧局引进甜椒种,河坝的少数村民率先试种,但收效甚微。部分群众说:“不要再种了,那东西是害人的!”是甜椒本身不适应当地种植,还是种植方法不对?带着这些问题,郭佈仙多次到县农牧局请教。她从农牧局技术员那里学会了大棚种植甜椒技术,并带回了有关资料。为了说服习惯于眼见为实的村民,她用自己的责任地——种植难度最大的高山地进行试验,并特意与采用传统方法的临界农民进行对比种植。败了,自己担着;成了,带动他人。周围的农民眼睁睁地看着她成倍的收获后,服了!自觉自愿地将科学种植技术搬到自己地里。
郭佈仙的试验,最初是在领岗进行;科学种植的优越性,领岗的组民首先“眼见为实”,推广也就异常地快。1993年,领岗的甜椒大面积丰收,有好几户的产量都在1万斤以上。领岗组是全村自然条件最差的组,全组青一色的羌民,按国家规定,计划生育都要优待一个。领岗距213国道仅有5公里,可是自古就居住在这里的山民们,面对这巨大的丰收,想象靠肩挑背扛走羊肠小道把它们运出去,无异于“愚公移山”。现实迫使他们萌发了两千多年来从未想过的问题——修路。作为土生土长的郭佈仙深知,对村民来说,路究竟意味着什么。话好说,可是真修起来就太难了。为了修路,她四处“化缘”,到处集资,她路没少跑,话没少说,气却一点也没少受。新路通过一农户的上好责任地,户主性急了,操起柴刀,把满腔怨愤一口气倾泻在郭佈仙家的8棵年收入近2000元的花椒树上。郭佈仙眼看着躺倒在地的“命根子”,辛酸的眼泪夺眶而出。然而,哭过了,她却说:“花椒树是我的命根子,可土地也是人家的命根子啊!还是怪我的思想工作没做好。”
去年12月,路修通的这一天,组民们想用羌族最古朴的方式——唱祝酒歌和敬酒来表达对自己的领头人的感激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