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国家计委经贸委统计局联合通报首季工业经济效益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4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家计委经贸委统计局联合通报
首季工业经济效益情况
本报北京5月23日讯记者朱剑红报道: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今天联合通报了一季度全国工业经济效益。通报认为,一季度虽然产销衔接水平提高,产品积压增势减弱,资金周转加快,企业亏损面也有所下降,但工业经济效益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据对全国乡及乡以上37万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一季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8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9%,实现利税1030亿元,增长11.9%,国有企业利税增长5.2%。
尽管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效益的一些方面在向好的方向转换,但经济效益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一季度,按照六项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3.36,比上年同期下降1.6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企业成本持续上升、盈利水平下降的影响。一季度工业资金利税率为8.4%,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6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下降2.8个百分点。从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变动情况分析,由于产品销售率、劳动生产率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的提高,使总指数上升2.72个百分点,由于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增加值率三项指标的下降,拉动总指数下降4.41个百分点。
影响当前工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亏损依然严重,今年一季度,企业亏损面虽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但与上年末相比又上升了4.16个百分点,累计亏损额已达297亿元。二是资金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一季度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4%,而现价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30.4%,比流动资产增幅高出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拖欠款规模进一步扩大。3月底,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为69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3%,比上年末增加610亿元。资金紧张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转,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