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淅川开三荒兴五业近3年农民依靠五大特色产业纯收入达5.3亿元,向粮食及其他种养业投入2亿多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5
第2版(经济)
专栏:

  淅川开三荒兴五业
近3年农民依靠五大特色产业纯收入达5.3亿元,向粮食及其他种养业投入2亿多元
本报讯河南省淅川县通过开发“三荒”资源,发展壮大龙须草、柑桔、畜牧、湖桑、渔业五大特色产业,然后用特色产业赚来的钱弥补“粮袋子”、“菜篮子”等薄弱环节的不足,走出了一条以农补农、以丰补歉的新路子。
1967年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蓄水,淅川县28万亩良田被淹。为了尽快脱贫致富,1987年淅川的决策者们把目光紧盯在197万亩荒山、近20万亩荒滩和58万亩丹江水面上。大力发展龙须草、柑桔、畜牧、湖桑、渔业五大特色产业,形成千亩以上湖桑基地18个、千亩以上柑桔基地48个、5000亩以上龙须草基地56个、万亩以上载畜草场15处,综合开发“三荒”资源105万亩,人均1.6亩。
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稳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扩大耕地面积,农民们把开垦出来用作发展特色产业的一少部分土质好、比较平坦的荒山、荒滩让出来,加以改造,变成了比较肥沃的耕地,使耕地面积由1987年的69.9万亩增加到现在的75.1万亩,年均递增7400亩。同时,淅川县引导农民把从特色产业中赚回的钱用来购买农机、化肥等生产资料,引导农民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据统计,近3年来淅川农民依靠五大特色产业纯收入达5.3亿元,向粮食及其他种养业投入2.13亿元,占总收入的40%。(周首相余志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