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荟萃百家撷采众长——《中华杂经集成》评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5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荟萃百家撷采众长
——《中华杂经集成》评介
王俊义
最近,我欣喜地读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杂经集成》,深感这部中国古代百家杂经之总汇,在古籍的整理与编辑出版方面,另辟蹊径,别具特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异常丰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古代典籍也浩如烟海,据统计,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大籍就有十几万种之多。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个出版社在整理、编辑、出版大籍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使经、史、子、集等各类古籍,大多陆续得以出版。仅就经部古籍而言,各种版本的儒家《十三经》、佛教《大藏经》、道教《道藏》等都相继重新问世。至于各种大籍的单行本与白话今译本,更是不胜枚举,目不暇接。鉴于上述状况,《中华杂经集成》则广泛搜集了除《十三经》、《大藏经》、《道藏》之外,且在古籍中也被称之为“经”的各类杂家典籍,多达110余种,几乎囊括了儒、佛、道以外的各类杂家经典,这在古籍的编辑出版中尚属首创。全书将所收各类典籍又分做“儒家”(按:乃《十三经》之外的少数几部儒家典籍)、“兵家”、“农家”、“医家”、“历算”“术数”、“工艺”、“杂学”、“地理”等十类。全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千奇百怪,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天文、历算、军事、医药、游戏、养生、嫁娶、畜牧、术数等等。在编排上以类相从,按时代先后为序,分做四卷,作为中国古代百科杂经之总集汇编成书。
就《中华杂经集成》的思想意义而言,她具有其它古籍不具备的特点。古书中凡称为“经”的典籍,多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且是本领域的典范之作。因而,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一向重视尊经重道。但就“经”与“道”的原始意义而言,不过就是指人们天天行走的道路。随着人类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深化,进一步认识到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都有一些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古代的学者和思想家便将这些原则和方法称为“道”,而将记载和体现这些原则和方法的典籍称为“经”。可见,各类经典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典籍和文化便一直处于封建正统地位,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大力强化和提倡儒经,并使其成为封建社会中士子的唯一利禄之途。致使其它各种杂家经典,逐渐为人们忽视,甚至被视为“旁门左道”或者是君子不屑的“小人之事”。久而久之,古人耗费许多宝贵心血撰写的各种杂经,也就慢慢亡佚,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其实,如前列举的各类杂家经典,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天文、历算、农畜、医药、军事、技艺……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关系更为直接。其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古人对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对后人认识和研究这些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华杂经集成》的编纂者,才不惮其劳,从古代各种丛书、类书、文集乃至从各个图书馆收藏的手抄本,钩稽搜罗到各类有价值的杂经,使之集于一书,既为读者阅读提供了方便,也弘扬了儒、佛、道之外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