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万变不可离宗——读《党风廉政建设》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5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金台随感

  万变不可离宗
——读《党风廉政建设》杂感
陈是
近读安启元同志主编的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党风廉政建设》一书,使我想到了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即党的根本宗旨问题。
我国有一句成语叫“万变不离其宗”。宗者,宗旨也。荀子《儒效》说:“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我们共产党也有自己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体现着共产党的性质,是写在党的旗帜上的,也应该是“千举万变”不离其宗的。
这类似于入党须知的常识,党内的同志绝少有人回答不出。可是,说归说,能不能时时、处处抱定这个宗旨,在无论怎样的风潮变化、诱导影响面前,始终做到神不离舍,守身如玉,情况就千差万别了。
从这本书列举的贪污腐化事例看,有一种现象是耐人寻味的。有些党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开始都还是很不错的同志,为党为人民曾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有的甚至还获得过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但在五光十色的汹涌商潮中,却心旌摇摇,变得神不守舍起来,由心理上的失衡到丢掉共产党人的宗旨,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的自我堕落自然是咎由自取,但其教训却是发人深省的。
它使我们不能不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宗旨教育。这些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一些地方的党组织,比较多地考虑的是发展商品经济,而对共产党员的宗旨教育明显地放松了甚至淡漠了。虽然有时也讲一讲,但其声音比起“潇洒走一回”等等时髦新潮的传唱却是微弱苍白了许多。宗旨教育的淡化,不仅使其成了可循又可不循的“软件”被束之高阁,而且在一些人的眼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成了过时的、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的“傻冒”话而遭冷落。相反地,和党的宗旨格格不入的“吃喝玩乐”、请客送礼、一掷千金,却被点石成金为“感情投资”、“商品意识”、“新潮观念”等等,成为一些人推崇的时尚。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混乱和颠倒,于是便出现了江泽民同志说的那种情况:“十多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包括有的高级干部头脑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漠了,把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丢得不少了。”以至于商品交换的原则堂而皇之地进入党内生活,造成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泛滥。对此,如果我们再不警惕,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就会失掉民心,就有丧失政权的危险。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有的高级干部已经被“金钱镖”击中。细查根由,大都起始于背弃我党根本宗旨进而造成精神大滑坡。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个观点已经讲了几十年了,也许有些人觉得它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但我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党风廉政建设》一书,以为这样的老生常谈还要一直谈下去,尤其在今天,要大谈而特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