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伊基克:梦想在实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5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伊基克:梦想在实现
本报记者管彦忠
二十年巨变
波音737飞机在智利北部的迭戈·阿拉塞纳机场平稳着陆。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访问闻名拉美的伊基克自由贸易区。
机场离市区35公里远。汽车沿山脚下的弯道向前急驶而去,左侧是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波涛滚滚。右边是荒秃单调的沙石山,寸草不生。我们只是在飞机场附近才看到三四棵小树,这也不奇怪,因为这儿是阿塔卡马沙漠地区。
伊基克市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1800多公里,依关塔哈亚山而建,濒临太平洋,宽6公里,长14公里,呈不规则状。因为处在地震区,建筑多是平房,楼房屈指可数。这里自然条件很差,常年干旱无雨,年平均降雨量只有0.7毫米。许多房子的顶是泥抹的,下点毛毛雨人们就害怕。
在市中心的阿图罗·普拉特广场正中,一座1877年落成的木结构钟楼被认为是这个城市的象征。广场上挺立着高大的棕榈树,草地泛绿,夹竹桃绿中吐艳,这都是人工浇灌的结果,算得上是沙漠中的绿洲了。
伊基克市始建于16世纪,但在其后的几百年间发展缓慢。伊基克真正的巨变是在这里建立自由区以后的20年间发生的。1975年,伊基克市只有7.3万人口,人们主要靠开矿和捕鱼为生,与外部世界联系甚少。如今,伊基克市的人口已增加一倍多,达到17.5万人,是智利塔拉帕卡区的首府和北部的重要城市。
80年代中期以后,伊基克自由贸易区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各项事业的进步。自由贸易区的出口额从1986年的4.44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7.94亿美元。进口的商品来自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一半以上的商品转口到玻利维亚、秘鲁、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和乌拉圭等国,45.4%的商品在智利国内市场销售。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伊基克的城市基础设施,使这里的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旅游业及其他服务行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自由贸易区为伊基克创造了近1万个就业岗位,还有2000多人间接为它提供服务。自由贸易区的管理机构每年向市政府缴纳100万美元,成为市财政的一笔重要收入。
经过多年的建设,伊基克的交通更加方便了。有名的泛美公路北上秘鲁,南通智利其他地区,还有公路通往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客运和货运便捷。北方铁路局办理的货运与美洲南锥体的其他国家联网。1980年伊基克新机场启用后,可以起降大型飞机。伊基克海运公司提供的服务可将货物运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记者采访了伊基克市的市长豪尔赫·基罗加。他谈兴甚浓,热情介绍了伊基克在未来太平洋地区与大西洋地区一体化的进程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远景规划。去年和前年,美洲南锥体7个国家的议员、企业家、省长、市长和专家们两次在伊基克聚会。他们经过商讨达成的共识是,为实现真正有利于各国人民的一体化,必须建立广泛的交通网络,促进各国之间人员和商品的流通。他们拟定了规划,要打通两条连接两大洋的港口的公路,从伊基克可将货物运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或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上述道路80%是现成的,预计在三四年内可以完成其余部分的改建或新建工程。伊基克现有4条航线通往南美邻国,并将增加通往巴西的航线。
基罗加市长形象地比喻说,伊基克将成为美洲南锥体地区的一个大型超级市场,成为这个地区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在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看来,这位市长对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充满信心。
伊基克,在印第安人的阿依马拉语中意思是“梦想”。伊基克人正在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实现着许多代人美好的梦想。(上)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