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5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
本报记者罗昌爱《广西工商报》记者庞革平
覃天作重重地倒在革命老区广西百色田阳县扶贫指挥所里。
3月19日上午9时25分,记者来到离县城20多公里的三雷林场,但见半山腰松柏树下立着一座不起眼的坟墓——记者得知有这样一位为老区扶贫而献身的人民武装部干部时,覃天作长眠在这里已经整整两年!
领我们来到墓前的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韦世英、武装部政委黄大章默默地点燃了3支香烟,恭恭敬敬地摆到覃天作的墓碑前,黄大章边点烟边喃喃自语:“我知道他爱抽烟,一支接着一支地抽……”话说到这,就咽住了。

壮族人民的好儿子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那是1993年3月18日的事。尽管时隔已经两年,可当地干部群众还清清楚楚地记住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
田阳是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革命老区,也是广西贫困县之一。1993年开春,县里决定把洞靖、百育和百峰乡作为开发烤烟种植扶贫的一个重要项目,覃天作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自从县人武部主动承担县里扶贫任务后他就经常下乡,一边抓民兵工作,一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深得群众欢迎。搞这一重大的农业开发项目,覃天作自然成了最理想的人选。
挂着县烤烟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头衔的覃天作,从办公室回家,已是深夜10点多钟了,他开始收拾行装:被子、蚊帐、席子、电饭煲、面条、收音机、小电视机……爱人潘冬燕在一旁直发愣:“该不会把‘家’也搬下去吧?”天作笑了,解释道:“种烤烟不是一两天就能干好的,我不把‘家’安到乡里怎么行!”
覃天作来到远离县城50多公里、被称为“贫困县里的特困乡”洞靖,整整70多天,他带着患有严重胃出血、肾结石和高血压的病体,把3个乡的村屯几乎走了个遍。每天早上,他天不亮就起床,从这个村到那个村,挨家挨户地讲授技术,亲手示范。忙到中午1点多钟还顾不上吃饭。到了晚上,他又忙着走村串户搞宣传发动,回到指挥所时往往已是深夜或凌晨。

同往常一样,3月17日,覃天作天不亮就起了床,安排指挥所干部工作后,煮了一碗面,胡乱扒了两口,就来到10多里外的弄岩村指导群众种烟。刚到地里,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在地里不省人事。吓慌了的村民把他摇醒后,覃天作在田头歇了一会儿,又拄着拐棍,来到另一户的烤烟地……这天晚上,覃天作回到指挥所时,已经是7点多钟的时间了——12里远的山路,谁也无法知道,身患重病的他,是怎样走着回来的!
乡干部正在吃晚饭,看到脸色苍白的覃天作走进屋来,以为是饿坏了,急忙给他盛上一碗米饭,覃天作只吃了半碗,就回指挥所的房间去了。当晚,他特地交待乡计划生育干部小黄第二天早上要早一点起床,同他再到几个村检查烤烟种植计划落实和行动情况,然后又伏案整理各乡烤烟种植的情况汇报。乡干部发现,覃天作窗户上的灯光,直到近凌晨2时才熄灭。
“覃副部长今天睡得好香啊!”18日早上,小黄不忍心打扰这位从不睡懒觉的部长,自个儿先到村里去了。
下午4点多钟,同覃天作一块在指挥部的县办公室老黄,一看覃天作还睡在床上,心想,自从成立指挥部后,覃天作整天东奔西跑,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劳累过度,也许是午睡未醒吧!老黄也不忍心打扰,蹑手蹑脚进屋,埋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整理笔记。时针指到下午5时多,老黄突然觉得不对劲:下乡以来,覃天作可从来没有睡过午睡呀!他急忙来到床边,撩开蚊帐一看,这才发现覃天作身穿军装,躺倒在床上,再也醒不过来了!
覃天作是因为劳累过度,吐血不止而牺牲在扶贫指挥所里的!乡干部、农民反映:覃天作到他们这里的70多天时间里,由于过度劳累,曾先后11次晕倒在地里;4次吐血,可他却始终不肯回县治疗,直到以身殉职!

覃天作走了。两年后,记者来到田阳,采集到的是一串串可以告慰先烈的田阳巨变的生动事实:
——田阳老区人民,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全县开发性农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展开。10多万亩不毛之地的荒坡,如今全部种上了芒果、荔枝、桂圆等水果;8万多亩冬闲田被利用来种植各种冬菜作物。田阳由此而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和广西最大的冬菜生产基地。到去年,全县已有70%以上的群众告别了贫困,走上温饱。
——覃天作战斗过的地方成了县里脱贫致富的样板,以特困乡洞靖为例,这两年来连续钱粮双丰收。去年,全乡仅乡镇企业产值就比1993年增长126.6%,粮食增产13万多公斤,农民人均收入比上一年增长211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