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中国航空市场前景广阔——访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总裁乔治·戴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1
第7版(国际)
专栏:名人访谈

  中国航空市场前景广阔
——访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总裁乔治·戴维
本报记者何崇元
两年一次的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本月18日结束。美国前国务卿黑格曾担任过总裁的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以下简称“联技”)是这次展览中最大的参展者之一。“联技”是一个全球性的集团公司,由7个高度独立的大公司(普惠公司、加拿大普惠公司、奥的斯电梯公司、开利空调设备公司、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哈密尔顿标准公司、联合技术汽车零部件公司)组成。它的子公司——普惠公司生产的喷气发动机装配了6500架商业运输机,约占世界现有运输机总数的60%以上;1994年,普惠公司提前向波音飞机制造公司交付了第一台已经取证的PW4084型发动机。联技总裁乔治·戴维指着背后的墙自豪地说:“这个发动机就在外面,你们可以看看。它的推力比目前发动机的推力大40%,是目前唯一一个双发飞行最长的发动机,装配我们普惠发动机的波音777客机,可从旧金山直飞上海,进行越洋飞行。”
乔治·戴维身材高大,着深色西服,棕色的头发中已夹杂着不少白发。6月12日在展览中心联技的一间办公室里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他脸上洋溢着友好的笑容。
乔治·戴维生于1942年4月7日,以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1992年2月被任命为联技总裁,1994年4月被选为联技首席执行官。这些年间,他曾多次率企业代表团访问我国,与我国领导人有过很长时间的交往。他回忆说:“原任天津市长李瑞环先生、副市长李岚清先生,80年代初我们就认识,当时我们曾在一起讨论过天津市合资企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开利公司的合资企业都在上海,1986年我们建立第一个合资企业的时候,我又认识了朱镕基先生。”他强调说,“中国政府领导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中国经济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因为如此,他所领导的公司才大胆在中国投资,成为外国公司在中国最大的投资者之一。他说,目前联技在中国已建立14个合资企业,有员工约8000多人;1994年,由于这些合资企业的产品质量过得硬,其销售额约达15亿美元;另外还有十多个合资企业也正在谈判当中。乔治·戴维挥了挥手,充满自信地望着记者说:“预计本世纪末,我们将会在中国建立20—25个合资企业。”
今后要发展的合资企业主要在航空方面,他认为对中国也是很重要的。他说,“我们将和成都发动机公司建立一个生产发动机零配件的合资企业。和西安发动机公司建立一个生产发动机叶片的合资企业。这些都正在谈;另外,有关合作生产螺旋桨和喷气发动机大修问题的谈判和探讨也正在进行。”乔治·戴维这时看了看表说,“再过半个小时我们将向外界正式宣布,我们的子公司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的大型S—92‘直升机客车’将正式上马,我们很高兴和自豪的是中国的景德镇直升机集团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之一。据西科斯基总裁巴克利在航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5架具有先进技术的19—22座‘直升机客车’将在美国西科斯基总厂开始制造,首飞计划在1998年进行,第一架‘直升机客车’预计将在2000年交货。景德镇直升机集团今后将生产这种直升机的尾梁。
乔治·戴维还追溯起联技与中国悠久的合作历史。他说,联技是中国最早的合作伙伴,不仅在中国投资早,而且投资面广,早已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联技在中国40个城市里设有办公机构,乌鲁木齐也有一个办公室。他预计在两年内,这些机构将增加到100个。
记者问乔治先生,建立这么多机构是出于何种考虑,对中国航空市场和航空技术作何评价?乔治先生的回答很明确,他说,“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场;中国的航空技术会和世界其他先进国家一样并驾齐驱。令我感到非常自豪的是,我们有幸能参加到中国航空技术的发展洪流中。”
这时,有人给乔治先生递过一个纸条,乔治先生看完后说,好了,我们一起到下一个新闻发布会去吧。走出乔治先生在航展的一间狭小的办公室,来到联技二楼看台上,看到飘扬在对面中国楼顶的五星红旗,我们从心灵深处呼唤着祖国的航空业的迅速崛起。(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