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学习陈金水的创业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0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大家谈

  学习陈金水的创业精神
  编者按:
陈金水、吴天祥、徐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本报刊登以后,我们陆续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有的读者在信中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有的希望进一步做好宣传。这里选登其中的四封,以飨读者。
陈金水、吴天祥、徐虎的事迹为什么能打动千百万人的心?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畏艰苦,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常年牺牲法定的休息时间,主动热情地为艰苦地区、为有困难的人民群众服务,更是因为通过他们的劳动,大家看到了一种值得全社会学习的精神——艰苦创业、敬业爱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精神。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千千万万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克服困难、无私奉献、顽强拚搏。愿陈金水、吴天祥、徐虎精神在各行各业发扬光大。
泰戈尔曾讲过:“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来,当做火把点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看了关于三进西藏、在雪域高原奋斗33个春秋的模范气象工作者陈金水的报道,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这段话。
唐古拉山的安多,海拔4800米,是生命禁区,而陈金水以顽强的毅力,在那里建成了“天下第一气象站”,还坚持工作16年,准确无误地观测、记录每一个气象数据,这种创业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留恋都市的繁华时,不断有新闻报道,一批批有志青年大学毕业后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老少边穷地区工作。当年陈金水赴藏时,也像他们一样,是风华正茂的22岁!应该说,现在老少边穷地区的环境肯定不如安多恶劣,大学生们所去的地方也不一定像陈金水工作的地方那样时常面临死亡的威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舍弃城市的安逸,本身就是一种牺牲和奉献。能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地作出自己的贡献;能不能抛却个人的利益,将老少边穷地区的利益和需要摆在第一位,将是大学生们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一个人的素质,表现在既能享受最好的,又能承受最困难的、最恶劣的。那些奔赴艰苦地区工作的大学生,无疑具备了良好的素质。诚心祝愿他们在困难、恶劣的环境中不言悔不言败,像陈金水一样自己照亮自己前进的路。
北京朝阳区晓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