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断龙山上接龙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0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在群山迤逦、莽莽苍苍的武陵山脉中段,有一座巍峨的断龙山,在悬崖绝壁的半山腰上,盘旋着一道崭新的百里长渠,像一条埋没了千百年的巨龙腾空而起,气势恢宏,清澈的“幸福泉”流向湖南省古丈县的田野,流向土家山寨。
  断龙山上接龙歌
梁远平
英雄三战断龙山
断龙山脉属石灰岩溶发育地区,地貌错综复杂。千百年来,无论这里的土家族人怎样祈祷求水,但依然是“断龙十年九旱,小旱连着大旱;人背水,牛追人,渴死野兽干死禽”。断龙山乡1.16万人,1.06万亩稻田中,常年旱涝保收的仅2000多亩,每年因干旱损失粮食4000多万公斤。因干旱贫穷,每年国家要拨给该乡粮食200多万公斤,救济款30多万元……
“十年九不收,滴水贵如油,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的民谣,真实地反映了断龙山人对水的渴望与无奈。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断龙山这个干旱走廊。当地党委和政府先后于1958年、1964年和1984年组织群众三战断龙山,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响彻断龙山乃至神州大地的治水之战。
1957年寒冬腊月,冰雪给断龙山披上了银装,有10多个脚穿草鞋的人在山间忙碌,一会儿进入吊洞,一会儿又用划开的竹竿充当水平仪测量水位……为首的就是建设断龙山引水工程的第一任指挥长、当时的团县委书记田家义。第二年春,随着震天动地的爆破声,一战断龙山的战斗拉开了帷幕。
断龙山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很快传到了首都北京。《人民日报》以《英雄大战断龙山》为题,大版报道断龙山人的英雄事迹,接着,首都各大报及省报争相报道,还被选入教科书。田家义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恩来还为断龙山水利工程颁发了奖状。然而,由于缺乏科学依据,历时两年的轰轰烈烈的工程,被迫下马了。
勇于向大自然挑战的断龙山人,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于1964年,更换水源,从白虎洞引水,上万劳力再战断龙山,又因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
1984年,在党的扶贫政策下,用40万元的以工代赈资金,奏响了第三次引水奋战之歌。他们从水源白虎洞架起数十公里的引水钢管,但仅解决了断龙山乡政府驻地附近的两三千人的饮水困难。
解放40多年来,断龙山人三次大战断龙山,虽然没有彻底改变断龙山干旱面貌,却为驱除旱魔积累了丰富的教训和经验。因为在石灰岩溶地区引溶洞地下阴河水,在我国尚属一个等待探讨的新课题。
四上断龙山
1990年秋,古丈县委、县政府组织水电、以工代赈等部门的技术骨干,深入断龙山,翻山越岭找可靠水源。经过考察,位于古丈和保靖两县交界线上的对门冲有一股溶洞阴河水可引用,其流量完全可满足整个断龙山周围的灌溉和饮水的需求。但这个工程量太大了,跨越一条200米深的沟壑,还要有上万米渠道从悬崖绝壁上飞过。但这是唯一的希望。
1991年底,当一份断龙山引水报告递到当时的主管副省长的汪啸风面前时,这位对湘西一往情深的省长毫不犹豫地在报告上签了字。第四次大战断龙山的序幕拉开了。
1992年2月24日,断龙山上炮声隆隆。逆向施工,可以边施工,边受益。工程指挥部决定先修接龙渠的第二期工程。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高标准地完成了1.2万米的第二期水利枢纽工程。然而,220万元的以工代赈资金已基本用完。第一、第三期关键性工程只好等米下锅。
1994年8月6日,新上任的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冒着酷暑,专程来到湘西古丈考察。正好路过接龙渠第二期工程。
车队在渠道旁停下了。王茂林书记被这“直如线,弯如月,硬如铁,平如镜”的高质量水利工程所吸引。望着干枯的禾苗,开裂的田地,焦渴的人们,王茂林书记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里的历史性干旱问题,解放40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作为一个县委书记,我内心有愧呀!”土家族县委书记如实地向省委书记王茂林作了汇报。
“要多少资金?”王茂林关切地问。
“600万元!”
“600万元不算多。”
“可古丈全县财政收入才800万元呀!”
“好,我保证资金,你们明年能不能拿下这项工程?”
“明年拿不下,我就自动辞职。”
“行,我们共产党人就要有为民办事的决心,就这么定了!”
紧接着,古丈县委、县政府领导给王克英副省长作了全面汇报。当听到该工程原名叫古丈县断龙山对门冲引水工程时,他十分风趣地说,断龙断龙,龙脉断了当然就干旱缺水,我看这个工程就叫接龙渠吧。自此,这个寓意深刻形象生动简明易记的名字就叫开了。
1994年9月5日,古丈县接龙渠指挥部在断龙山乡细塔村一间不足20平方米用岩石垒成的破旧屋里成立,古丈县委书记田志海、县委副书记刘万云(现为县长)分任指挥长和常务副指挥长,展开了四上断龙山的大决战。
猴蛇出没的深山溶洞,英雄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接龙”诗篇
接龙渠水利工程的主体盘旋在险峻陡峭、巍峨雄奇的断龙山脉中。
在错综复杂的岩溶地区修建水利,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在溶洞内筑坝引阴河水,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渗漏水现象,一旦漏水洞多,查不出补不好,水引不上来,就会走历史的老路,使工程报废。
事关大局。田志海、刘万云几次带着工程技术人员,身带干粮,手持电筒,深入到1100多米深的洞中勘察,洞内的巨大温差没有难住他们,犬牙交错的地形没有让他们却步,蛇虫的侵袭也没有使他们胆怯。在漆黑的洞里,他们艰难地一步步摸索着前进,掉进水塘里了爬起来又往前走。等到五六个小时以后钻出来时,他们个个脸色发紫。
筑坝点选定在离洞口280米处。
由于公路的最近点离工程施工处有8公里陡峭的山路,从钢材水泥到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都需要人力运送,这就给建设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如果说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人民群众用推车推出来的话,那么接龙渠就是村民们用背篓背出来的。630米的倒虹吸管,是用1.5米长的钢管一节一节连结而成的。为了把这400多根钢管从7公里外运到工地,断龙山乡细塔村民自发组成突击队。钢管重80至90公斤,可突击队员们在坡度不低于60度的羊肠小道上,每天竟往返20多公里。村民向明清一人背烂了3个背篓,所有人的肩上、背上都印上了一道道血痕。
就是凭着这种吃苦精神,工程建设者们运来了100多根电杆,5000吨水泥和炸药以及数不清的风钻、空压机、电动机等各种设备。
断龙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95年5月18日这一天。5号隧洞施工进入了紧张阶段。一阵隆隆的炮声之后,洞内烟雾弥漫。为加快进度,民工李永惠、戴良棠抢先进入洞内,排渣除险。不幸的事故发生了,洞顶突然塌方,李永惠光荣牺牲,戴良棠身负重伤。
苏青豹带领20多人的一支施工队伍,昼夜奋战在1号隧洞。施工进入深洞处,通风不良,空气稀薄。他冒着生命危险进洞施工,多次晕倒在洞内,被人发现抬出来,稍稍苏醒过来,他又冲向工地。共产党员向兴致,在2号隧洞施工中,昏倒了半天才被救过来。
72岁的民工肖代云,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身体状况稍好时,他坚持上工地。实在支持不住,就为民工们烧水、煮饭、洗衣、浆被,凡能干的事他尽力去做。人们见他年迈就劝他休息,他却说:“等接龙渠通水的那一天,就会休息的。”
在中央扶贫领导小组及省、州、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关怀下,以工代赈在资金上优先供给,水电部门在技术上全力以赴,广大人民群众紧密配合,献工献料,4200多名民工不畏死伤艰险,日夜奋战,经过3年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1995年12月24日,古丈县接龙渠接龙通水了!断龙山人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干旱面貌。
引来地下阴河水,浇灌人间万亩田。接龙渠的竣工,可以解决断龙山和茄通两个乡1.2万亩稻田的灌溉问题和新开稻田6000多亩,使古丈县人均增加0.1亩多旱涝保收田,还可解决一万多人及其牲畜千百年来的饮用水困难,使断龙山“干旱走廊”变成了“鱼米之乡”。据有关部门测算,接龙渠工程的建成,将会使被灌溉的两个乡人均粮食从200公斤提高到400多公斤,粮食总产至少增加5000万公斤,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将得到解决。
千秋功业,百世留芳。当地土家人继续在作歌颂扬:“当代英雄事,子孙万世福”;“沿途百姓,增产增收,接龙通水,功垂千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