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傻子屯”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1
第4版(要闻)
专栏:

  “傻子屯”的变迁
本报记者赵志文
6月27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集贤村(又名傻子屯儿)党总支书记许振中,到哈尔滨参加省表彰优秀党务工作者大会,听说人民日报记者在该市采访,他当晚赶到记者的住地,述说傻子屯的变迁并代表全屯的乡亲们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
因饮水严重缺碘,集贤村人多患地甲病(甲状腺亢进),先哑后傻。1975年至1984年的9年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11次派员来该村考察。据统计,当时该村总人口的65.4%患有地甲病,达到国际标准的傻子竟有150人之多,占全村总人口的11.5%。因此被人讥为“天下第一傻”。傻给他们带来了贫穷、愚昧和落后。1981年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活才挣4分钱,人均年收入仅为43元,吃国家返销粮15万公斤。
傻子屯的状况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注。1978年有关部门帮村民打了200米深的饮水井,水质达到了国家矿泉水标准。次年建水塔、铺管道,让村民吃上了自来水。自从喝上了符合饮用标准的自来水后,该村再没出现一个哑巴和傻子。与此同时,国家派医生给患病的村民治病,办起了教痴呆者说话、简单劳动技术的“傻子学校”。经过教育,一些傻子竟变聪明了。这些年,全村老小团结一致为脱贫致富而苦干实干。几年间,他们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办起了制钉厂、纸箱厂、砖厂、酒厂等11个企业,固定资产已达1000万元,流动资金也有1000万元。他们生产的“傻子白酒”竟驰名全国,去年港商主动来厂投资,村中有了合资企业。去年该村的人均收入已达3080元。297户农家家家都有电视机。村里投资15.8万元建起了有线电视。该村医务所的医疗设备之全之新,仅次于县医院。为了百年大计,他们投资100多万元正在修建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学校。60%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50部程控电话已进村入户……
傻子屯儿的农民过上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有人曾建议恢复叫集贤村。许振中说,这个名不能改,我们就是让现在和将来的村民永远记住那段贫穷屈辱的历史,让他们明白是谁使傻子屯旧貌换新颜的。每年“七一”,许振中都要和46名党员在一起回顾傻子屯变迁的过程,党总支教育农民永远不忘共产党的恩情,永远不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永远不忘各级领导对他们的关怀,永远不忘各部门对他们的支持帮助。
书记临分手时告诉记者:“‘天下第一傻’,绝对不掺假,做人如此,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也如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